楊紅飛
(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沙河小學)
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小學數學學科作為小學課程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學生們學好數學和理科學科的基礎,因此把握好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積累還較為薄弱、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夠,所以結合數學教學的內容來設置教學情境,開展適當的學生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效果。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好課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因為開頭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就能夠很快的進入學習的內容。據此,數學教師要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小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著手,科學的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用新穎、富有吸引力的模式使學生們很快的投入其中。例如,在向學生講授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征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角色反轉,上課可以要求學生來考考老師,讓他們任意說出自然數,由老師來回答是否能被三整除,這樣學生們覺得能夠考查老師了,興趣自然來了,就會很快的投入到學科學習中去。
此外,在數學教學中藝術性的使用游戲,也能大大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在歡樂活躍、氣氛高漲的氛圍中,獲得直觀而生動的感性知識,形成正確而深刻的印象。針對這一特點,在學新知識前,可以巧妙地引入游戲。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積極思考,尋求新的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喜歡直接的動手參與,在參與中收獲體驗的快樂。所以針對學生們的這一特點采取更有利于學生們參與的課堂活動,能夠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特別是開展有針對性的小組合作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既能夠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熱情,也能夠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有利于落實全面育人的理念,非常適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三角形面積公式時,我沒有直接給學生講解、推導公式,而是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硬紙板上剪出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然后把它們拼在一起,接著讓學生觀察并思考:這兩個完全一樣的圖形面積和拼成的圖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你能從中找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增加了興趣,很多感性認識隨之獲得,在經過引導、觀察和思考,學生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使學生智力活動的潛力得到充分體現。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多方面、多角度的向學生們呈現所學,無形中就能夠降低知識在理解上的難度。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可以以多種形式向學生們呈現需要學習和了解的內容,如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動畫資料、視頻資料等多種方式,在操控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所需及時暫停、或者反復播放,這樣就能夠給學生們帶來長期的注意力。例如,在進行“認識幾分之一”的教學時,我注重利用計算機的動態模擬、閃爍的功能,通過用實物操作演示,使學生能夠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當我提出“把一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為了公平應該怎樣分?”這一問題時,學生會回答“平均分”,但卻不能理解它的含義。這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并用一條閃爍的線代表平均分,然后鼠標拖動,把分好的一半旋轉一周,正好與另一半重合。這樣用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示了平均分的動態過程,使學生充分感知了“分”的過程,從而真正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思維想象。使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以簡單明了、直觀的形式出現,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新的認識結構的形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把握和運用知識。
如果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畫龍點睛的結束語,則會使成功得以鞏固。在小結時為學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激發學生探新的興趣,作為聯系課堂內外的紐帶。如在學完“年月日的認識”一節結束時,可以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問題一:小紅今年12 歲,可她只過了3 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問題二:警方通過一張寫有“出生日期2005 年2 月29 日”的介紹信,抓住了騙子。你知道警方為什么這么快就抓到騙子的嗎?這些問題能使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了課已終而意無盡。此外,還可以設置懸念來結束,懸念具有巨大的潛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使學生積極感知學習對象,增強記憶力,豐富想象力,穩定注意力,深化思維。課堂教學中懸念結束,既總結了本節知識,又自然的引出下節要學生的知識,如在學習“分數初步認識”結束時,引入故事:小明的弟弟今天生日,媽媽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說:“每人吃四分之一。”弟弟聽了連忙說:“不行,不行,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應該多分一點兒,我要八分之一”故事講到這,我提出了問題:“你們說弟弟真得多吃蛋糕了嗎?”同學們很想回答,因為這個問題與剛學過的知識有聯系,然而終究解答不上來。于是,產生求通而不達的心理,思維高度興奮。這時,教師適時指出:這就是我們下一節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的結束,會使學生產生急于想學習新知識的傾向,對下一節知識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應該選取聯系學生現實生活和生動有趣的數學素材,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空間,做到導之以興,授之以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火花,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使學生能夠主動探求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使數學教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朱超.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J].快樂閱讀,2012,(08).
[2]孟馥紅.“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試論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3).
[3]鄒少婷.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