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榮 王玉娟 譚子政
(1.山東省臨沂汪溝第一中學;2.山東省費縣探沂鎮初級中學)
新課改前,中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教師只注重于對教材內容的解讀,并不重視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在教學形式上也顯得比較單一,這對課程教學現代化的進程起著阻礙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中學思想品德課質量要求上有以下一些方面:
(1)教材內容的要求。新課改過程中,將原來的中學思想政治教材改為了現在的思想品德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思想政治觀念傳輸,轉變為思想品德教育。在教材內容上,范圍更廣,涉及的層次更深。
(2)教學課堂的要求。新課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課堂的要求更高。在中學思想品德課堂上,要求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互動,共同進步的課堂氛圍。
(3)教學方法的要求。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進行科學化的改進,順應時代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對于中學思想品德課質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質量的措施:
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程中發揮著主要的作用,教師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養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要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質量,就要對思想品德教師的素養進行提升和培養,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在這方面,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如生活作風、生活習慣以及思想先進性等方面。思想品德老師與其他老師相比,思想要更加先進,看待事物更加客觀,在政治立場上比較鮮明且形成自己的特色等。這樣才能給學生傳輸與眾不同的思想品德理論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激發興趣。其次,思想品德老師要時刻關注社會動態和熱點,讓教學內容跟上時代的步伐,帶領學生主動進行思想的分析和探索。
新課改背景下,對于思想品德教材內容上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不僅注重中學生對我國政治思想的學習,更注重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在教材的設置上,也引入了大部分的討論內容。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中,教師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老師與學生之間兩方面的互動,在相互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和人生觀。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課堂上的互動不僅能夠提高中學生課堂思想品德內容學習的參與性,也能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另外,思想品德這一課程跟社會時事息息相關,在思想品德教學中不能忽視時事的討論。教師可以將社會上較為流行的時事話題引進到課堂中來,通過分組的形式,展開話題討論,并且采用辯論的形式,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思想品德課程偏理論性較強,且其中的政治性內容較多,因此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中學生在進行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時,一般很難深入并且容易產生枯燥感。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要改進教學方法,在學生思辨能力的引導上要進行強化,從而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吸收和學習。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在以下幾點來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學中語言表達方面。思想品德課老師要將理論觀點通過幽默化的語言來闡述,如運用故事和繪畫的形式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其次,在分析思想品德課程中的理論知識時,教師要把理論的脈絡理清楚,在教學時要簡明化觀點,并且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來進行。最后,在教學手段上,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開展辯論賽等方式來進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辯答能力,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課程在理論上內容豐富,但是大部分理論都是來自于實踐。因此,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也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思想品德課程的道德培養章節要求學生學習道德知識、培養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等。由此可見,該課程對于學生道德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思想品德老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中的道德情感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如在3 月5 日的“學雷鋒”紀念日,開展學習雷鋒,學會感恩等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自身情操和發揚中國傳統優秀品質。
思想品德課是學生提高思想素質和道德素養的重要課程,在新課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課質量的提高對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著促進作用。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對教師素養的提升、課堂互動形式的開展、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四方面的措施來進行思想品德課質量的提高,從而培養學生思想品德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社會生活中體現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促進學生德育體智全面發展。
[1]甯顯勝.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開展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J].讀寫算,2013,(40):13.
[2]陳麗娟.新課程下提高思想品德課有效性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3,(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