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鳳
(松原市濱江中學)
數學是是現代生活必備的技能,是自然基礎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未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以教師為中心,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走,被動地接受傳授的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學生的參與度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已經不適合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以學生為中心,是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成人、成才,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價值,為學生的學習、交往、生活、發展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平臺,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從“傳授模式”向“學習模式”的轉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教師首先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切實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完成“以教為主”到“以導為主”的角色轉變,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課堂真正地交給學生,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而要喚醒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營造平等、民主與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引者,教師在課堂上要放低“身段”,實現與學生的平等相處,深入學生當中,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尊重、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在課堂上要多留給學生表達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尊重學生的個性,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給以恰當指引和鼓勵,形成活躍、互動、和諧的課堂。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边@就要求我們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將課堂真正面向全體學生。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有區別地設計教學環節進行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實施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不僅根據學生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法、布置作業,還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發展,從而達到不同類別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全面了解學生,合理分層。教師應通過談話、測驗等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對學生進行分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適時調整學生分層。(2)教師要進行分層備課,實現目標分層、施教分層、提問分層、作業分層、測試分層和評價分層。(3)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形成優差互補,通過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維正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的階段,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認識的具體形象之間存在著矛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使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
創設情景的方法有:(1)創設“生活化”的場景。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通過現實存在的具體事例,引入新的數學知識。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增強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通過數學典故創設情景。通過數學典故創設情景,能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實現人文教育,通過中國古代輝煌的歷史成就,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愛國熱情。如劉徽是中算史上第一位建立可靠的理論來推算圓周率的數學家,他在《九章算術》方田章“圓田術”注中,提出割圓術作為計算圓的周長、面積以及圓周率的基礎。(3)通過動手實踐創設情景。通過豐富有趣的小游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做中學和玩中學,實現“寓教于樂”。如火柴棍游戲、棋子游戲和折紙游戲等。
數學知識較抽象,邏輯性強,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把抽象乏味的數學知識,以悅耳的聲音、鮮艷的圖片和動態的動畫視頻等形式,繪聲繪色、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同時,教學內容呈現速度快、質量高,信息量大,網絡資源豐富,可以有地節約課堂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活動和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組織。
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多媒體應用要寧精勿濫。過分注重形式,過多使用動畫、圖片和聲音,只會分散了學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學效果。(2)尊重認知規律,合理控制教學進程。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過快的教學速度,容易造成走馬觀花,使學生跟不上教師步伐等。(3)“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應充分發揮板書在公式推導和解題演示方面的優點,形成優勢互補。(4)合理利用網絡多媒體資源。網路資源更新快,獲取容易,但教師在使用課件時要杜絕“拿來主義”,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改動和添加自己的內容。
初中階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而學習習慣的好壞,則是影響其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掌握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心理生理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實際教學中注重以下學習習慣的培養:(1)通過導學案,督促學生養成認真預習的習慣。(2)會聽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積極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觀點。(3)舉一反三,養成復習歸納的習慣,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4)多動筆,做到細心整潔,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5)勤思考,獨立完成定理推導和概念的類比區分,加深理解。(6)一絲不茍,善于質疑提問,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
[1]管順興.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考試周刊,2014,(45).
[2]羅鳳森.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理科愛好者,2010,(01).
[3]王麗聰.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理化,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