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巖
(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等專業學校)
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中職院校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上要更加重視完善計算機實踐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于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實現其全面的發展。
傳統計算機教學,教師按照教材的安排順序進行講解,枯燥的教學環境和較難的學習內容很難使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產生興趣。在進行計算機編程的學習時,中職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對于這些知識很難理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使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提高計算機知識的運用能力,逐漸對計算機課程產生興趣,促進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中職計算機教師首先要意識到計算機實踐教學的目標和重點,以此為理論指導,并圍繞計算機的應用技術來開展相應的計算機實踐教學。同時,教師還應當依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相關輔助計算機的實踐教學。所以教師要編寫校本教材,因材施教。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傳統教學中使用的教材已經不適合現代教學。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計算機知識更新換代很快,舊的教材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很多知識過度老化,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的知識沒有用。所以,為了使中職學校與社會接軌,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革,使他們學到最新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能在走入社會之后擁有一技之長。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不斷地更新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以此來保證計算機實踐教學的內容與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同步。
中職院校應當積極地對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進,依據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從而實現計算機教學的針對性,同時還要增強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模式上,教師要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實踐課程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計算機實踐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使其能夠充分理解這門課程的目的和教學重點,學生只有真正理解這門課程以后,才能充分激發其對計算機實踐的興趣。所以,在計算機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和探索,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使本身枯燥無味的教材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從而增強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興趣,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
學生計算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指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然后通過實際操作訓練對教學中現有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同時,教師還應當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所掌握且能夠在教學中進行深入地講解和分析,以此來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從而實現加強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全面培養。
在教材案例的展示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認真地剖析,以此來保證計算機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手段上可以運用樹狀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有著清晰的學習思路。
計算機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實際操作,在學校有限的學習時間中不能實現學生的實際操作,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建立校園網絡資源,給學生提供學習和操作的平臺。計算機課堂的理論學習需要學生通過上機操作來理解和鞏固,通過開通校園資源網絡,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操作,促進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學校提供的網絡可以使學生查閱知識,解決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這些條件的創設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計算機課程中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他們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
中職學校區別于普通中學的最本質的方面就是為社會輸送人才,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獲得較高的能力,就要從實際出發,使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向應用轉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在對計算機理論和操作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由于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都具有爭強好勝的個性,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都想盡快完成,促使他們集中精力,認真分析任務要求,最終使任務獲得圓滿完成。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受既定的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在內部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因此,教學不應“由外而內”地注入,而應是“由內而外”地主動吸收。
不管是專業理論課還是實作課,學生都以每節課的崗位能力目標為依據進行自我測試,以書面作業、上機實作等形式,將知識、技能分散到平時的每一節課,逐一加以落實,一課一測,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
每個模塊任務的總結性測試,可讓學生用程序設計、作品展示、攝影攝像等實戰來代替考試,以綜合打分代替考試成績,以匯報表演代替成績單。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勞動部對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認證,是求職就業的一個重要籌碼,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的主要依據之一。職業資格證書又分為初、中、高級等多個層次,考試方案甚至考試題目都預先告訴學生,目標性很強,非常適合中職學生考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要爭取取得多個職業資格證書,達到以考促學,實現學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計算機實際操作和理論結合起來講授,使學生邊學邊練,同時通過計算機操作練習來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通過對知識的深入探究來保證操作的正確性。教師通過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使他們體會到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提高,增強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計算機知識,去建構自己的計算機知識體系,并能把知識運用在實際動手操作上,提高學生計算機的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