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
(綿陽師范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國家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制定并印發《2006-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首次將信息化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教育部出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規劃中已經明確指出“信息化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按照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要求,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高校財務信息化創新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原有的傳統經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化的需求,想在激烈的高校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各大高校進行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信息化推進高校財務體制改革的有力驅動,利用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行財務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弊端,可以將財務由原來的“核算型”轉化為“管理型”,可以加速財務現代化的進程。因此要實現高校的財務改革,必須要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加強財務職能管理,改革會計核算、核準制度,嚴格控制高校資金流動,以信息化實現財務管理現代化,以財務管理現代化實現高校管理高效化。
在高校財務管理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智能化的計算機軟件和互聯網環境對高校財務信息進行采集、匯總、分析、處理,進而獲得有用的風險評估和項目適應度信息,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智能化,這樣可以為高校管理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夠彌補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缺陷,能夠實現高校財務管理智能化需求,能夠滿足財務信息與人之間的交互需求、高校管理扁平化需求以及高校財務信息開放性需求,是建設“智慧校園”的重要支撐。
目前許多高校管理層沒有充分了解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內涵,更沒有意識到財務信息化是財務電算化的更高階的發展階段,仍然簡單的以為財務信息化就是財務電算化,以為財務信息化就是利用計算機對財務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從而為財務工作人員減輕工作量,提高勞動效率和質量。這種過時的觀念致使高校沒有深入理解財務信息化建設對高校教育事業的積極作用,很多高校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嚴重不足,嚴重阻礙了財務信息化的建設進程,使得財務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財務電算化階段。
財務信息化是將財務知識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新學科,這就要求從業人員既要懂得財務專業知識,又要懂得現代信息技術。然而,一方面高校財務從業人員的主要力量以40 歲左右為主,他們擁有一定的財務知識和工作經驗,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動學習新技術的意識,難以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和方式;另一方面精通現代信息技術的人員對會計知識又比較缺乏,不能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財務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中低端財務工作人員已經處于飽和狀態,而能夠將財務知識和信息化技術結合的高端人才卻是非常缺乏,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財務軟件是財務信息化的基石,是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前提。現在市面上有比較多的財務管理軟件,諸如天大天財、金蝶等,此類軟件多以SQL Server 數據庫作為核心,SQL Server可伸縮性以及并行性有限,面對財務信息日漸增多以及復雜的局面,SQL Server 數據庫難以直接生成對管理大有裨益的決策性數據,需要另外將數據導出后進行間接處理,這樣大大降低了信息反饋的時效性。而且此類軟件在架構上多以C/S 結構為主,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瀏覽器和移動端得到了廣泛應用,單純的C/S 結構不利于高校學生以及教職工與財務系統的直接交互。高校財務管理軟件開發應立足于自身特點,定位明確,開發適用于自身的可定制軟件。
財務信息化是一個新生的事物,但凡是新東西一般都會缺乏相應完善的管理和規范制度。在法律法規方面,我國現在缺少針對財務信息化的相關法律法規,無法對財務信息系統的開發、使用、維護、數據安全等一系列流程進行相應的規范和引導,現存在的會計法、會計準則等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在高校的管理方面,財務信息系統沒有與高校管理信息系統集成在一起,無法完成財務信息與高校管理信息的交互,從而使財務信息系統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島”。財務信息系統的這種脫節,使得橫向上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協作能力大大降低,縱向上學生與教職工未能享受到財務信息化的便利。
財務信息化面臨著兩方面的安全風險。一是信息安全風險。在網絡環境下,財務信息化要求財務數據的公開性,然而財務數據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如何平衡兩者的矛盾,這是我們首先要面臨的問題。二是非法入侵。在網絡環境下,網絡安全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財務部門在財務網絡化管理過程中,很難避免網絡的非法入侵,一旦計算機系統感染病毒,財務信息的恢復成本就很高。
在“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高校應該改變陳舊的觀念,創新互聯網思維,在信息化的建設中及時增強認識,樹立科學的信息化發展觀,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迎接信息化的建設。財務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其中涉及組織體制、管理體制、業務流程、人員素質等各方面因素,不是依靠技術人員就能解決。高校對財務信息化的重視與否,關系著財務信息化建設能否順利實施,這就需要高校充分強調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把財務信息化作為高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協調解決財務信息化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財務信息化建設必須培養大量的復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財務知識,又要懂得信息化技術。高校財務工作人員應該把管理工作建立在信息化技術之上,真正做到將信息當作資源,當作財富。對此,高校自身可以加強與財務相關學科的教學改革,根據本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設置,自我培養,建立不同于傳統的培養模式,滿足高校內部財務信息化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此外,高校還應培養出既能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能掌握現代財務知識和管理理論的“復合型”人才,不斷調高財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只有保證了基礎設施處于領先地位,才能保證我們網絡良好的通信性能和安全性能。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需要加大對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的投入。財務信息化作為高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財務信息化完全可以依托于高校信息化建設,共享硬件組成,既能大大的節約成本又能增加財務信息化的集成性。軟件方面,針對高校實際財務活動,需要對目前常用的財務管理軟件進行功能拓展,開發出適用于高校財務活動的專用軟件信息處理平臺。在軟件的模塊設計中,面向用戶的前端應用層可以以OA為核心,其中囊括學生選課系統、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這樣既增加了高校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性又完成了個人與系統的交互;在財務系統核心層中以財務、薪資、收費、科研、預算管理等內容為主,進一步深度細化財務流程。平臺建設要軟硬件并重,應用層和核心層并舉,不斷提升平臺易用性、健壯性、安全性,構建出標準化的平臺。
針對目前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高校財務信息系統的開發、使用、維護和數據安全等各方面都需要建立一套適合各高校具體情況的政策制度和標準規范,并以此來實現對高校財務信息資源的綜合管理。制度建設的深度及廣度密切關系到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水平,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部門才能明確自己的分工、職責和權限,做到各司其職以及相互監督,提高高校財務活動的效率。因此,高校財務部門務必要有新的信息化機制,加強財務信息的管控,結合已有財務制度,建立起一套真正屬于自己、切合自身的財務信息化流程規范和制度。
高校財務活動主要包括獲得財政撥款,學生費用,食堂等高校經營性收入,高校職工經費、教學和科研經費、行政管理經費、后勤管理方面的支出等。以此形成了與教育主管部門、與稅務部門、與教學管理部門、科研管理部門、與高校學生等之間的財務關系。目前,部分高校在財務信息化工作的建設中,以“校園一卡通”作為切入點。在“校園一卡通”的平臺上,高校財務工作與其他部門協同合作,實現數據共享,實現教職工的工資、科研經費的發放,以及學生獎學金發放、學費的收繳等。但是,僅僅目前的“校園一卡通”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在高校逐步實現財務信息化的過程中,還應加入與上述各部門等之間的財務關系信息,建立財務專用數據庫,并實現信息共享,以此實現上述的各種高校財務活動,并保證能夠實現數據交換和實時查詢,通過智能數據庫系統將發放與收入結果反饋到財務核算系統,完成財務核算。
高校財務實現信息化的過程中,勢必會與互聯網聯系到一起,所以保證高校財務活動信息的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要利用先進的防火墻、過濾網等系統安全技術,提高網絡和數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財務信息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財務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統計和分析都必須建立嚴格的責任制,從而確保數據的真實和準確,對重要的數據要能夠實現自動備份,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我們還要加強高校財務本身的內部控制,保證財務信息化建設與內部控制相匹配。在這一過程中,最好能實現責任制,將負責財務工作的人員工作明晰化,這樣更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在財務信息化的過程中,對財務信息的處理還需要有其獨立的權限,對不同工種的財務工作人員應設置相應的權限,保證只有規定人員才可以對財務信息進行修改和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