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清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職業中專)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中職幼師舞蹈本領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我在中職學校從事幼師班舞蹈教學已經有幾年了,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實際的問題亟待解決,下面我就幼教舞蹈課教學上遇到和想到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教學所得。
學校招生對象是應屆初中畢業生,絕大多數來自于農村,大多數中職學生屬于“零基礎”,只有極個別的學生在小學或是初中參加過學校的舞蹈演出,幾乎沒有人參加過專業的訓練,針對這一問題,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決。
在過去舞蹈教學中,教師單純地教,學生被動地學,教學效率低下。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可以采用多種新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充當“小教師”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課堂形式的活潑和生動,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與學生溝通,在課堂練習與測驗時,組織學生互看、互評,給學生適當的話語權。經過教師和學生良好關系的建構,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提升教學效率。
由于中職生舞蹈基礎差,接受能力比較弱,因此,在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時,我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先給學生一個了解和適應的過程,然后帶領學生逐漸地進入學習狀態。中職舞蹈教學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都是從單一的動作開始,慢慢延伸至完整的表演組合。例如,學習蒙古舞,我會先從蒙古舞基本的手形、腳形開始教起,然后是手位、腳位,接下來就是學習蒙古舞的手臂動作規律以及基本的步法。在確定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動作后,我會將所學過的單一動作組合在一起,配上學生喜歡的音樂或者歌曲,創編成具有完整表演性的組合。由于組合中的動作大多是之前已學過的動作,因此,學生掌握起來會比較容易,這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學校藝體節的文藝會演,社會演出活動和一定范圍的舞蹈大賽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實踐本領。由學生進行選題、排練、表演,教師對舞蹈表演和比賽進行細心的指導和評價,以此鞏固課堂所學的舞蹈知識和技能,積累學生的舞蹈實踐經驗,增強舞蹈實踐本領。
總之,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未來職業的需要,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欣賞舞蹈,去感受舞蹈所帶來的樂趣,并將舞蹈運用于今后的教學過程當中去。希望以后通過交流學習,使教學水平能夠不斷提高。這就是我,作為一名舞蹈教師,多年在教學一線所得出的教學心得。
楊詩英.論幼師的舞蹈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