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成
(貴州省盤縣第一中學)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這樣要比被動地接受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從根本上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師就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被激發,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升。例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各有分工,有的負責拋硬幣和擲色子,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計算頻率與概率,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氛圍,使學生掌握了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學生對數學知識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是,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設備,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利用圖像、視頻等方式把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知識變得更加好理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拋物線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關于拋物線相關的圖片和影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拋物線的特點和定理,這比教師單純地講解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更好。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適合學習的氛圍,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被充分地激發,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不再是一座不可攻破的堡壘,學生在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樣就能夠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姚秀軍.淺析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J].新課程學習:中旬,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