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葉從
(長沙理工大學)
微課的本質即在線教學視頻,通常為十分鐘左右,重點對某項知識點或某項內容進行系統講解。微課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對某項知識內容進行學習,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挖掘了網絡教學的重要資源和素材。空氣調節課程知識點繁多,可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方式,將眾多的知識點與工程實際應用有機地聯系起來。
微課也稱為微視頻課程、微課例或課程片段,是通過精練、短小的教學視頻對某項教學內容進行趣味化、數字化、情景化、可視化開發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多次學習、遠程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廣義的微課除了教學視頻本身外,還包括與教學視頻相配套的教師點評、測試練習、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課件等資源體系,共同為學生營造了自主學習、趣味學習的教學環境。
空氣調節課程作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理論性強、系統化程度高、綜合性強、對學生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等特點,要求學生能夠在課程開始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學習,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并在課后通過多次反復強化、應用、鞏固知識點。但傳統的空氣調節課程教學無法同時滿足上述教學需求,而微課由于其方式靈活、形式多樣、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和隨時隨地多次學習等特點,在空氣調節課程中開展微課的可行性較高。具體來說,針對該課程的不同內容,微課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種方式:(1)教師可以按照教學的環節,將空氣調節課程的微課分為導入類課程、理解類課程、鞏固類課程、復習類課程、小結類課程及拓展類課程;(2)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方法的不同,將空氣調節課程的微課分為問答類課程、討論類課程、實驗類課程、啟發類課程、練習類課程、講授類課程;(3)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活動的不同,將微課分為實踐活動類課程、小組討論類課程、教師答疑類課程等。
空氣調節課程開展微課的實施要點主要包括微課制作、微課評價和微課應用等三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由于微課主要為視頻素材,可以采用包括手機、攝像機等在內的攝錄器械在課堂教學期間進行拍攝,但是,上述工具制作出的微課件播放流暢性較差,課程容量與課程體系比較少,遠遠不能達到把空氣調節課程學精、學透的要求,因此,建議采用錄屏軟件進行微課素材的補充制作。在使用錄屏軟件之前,應該選擇微課主題,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尋找相關的教學材料和媒體素材,制作演示文稿,在演示文稿制作完成之后,即可通過錄屏軟件進行微課的制作。
根據空氣調節課程的特點,微課應該以學生是否能夠透徹理解、教學情境是否能夠明確定位作為評價標準。具體來說,微課不僅要能夠向學生傳授空氣調節課程的相關專業知識點,對考點、真題的講解準確、生動,從學生的角度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疑問,而且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制作有針對性的微課材料,明確教學定位。此外,空氣調節課程的微課應該明確自身的情景定位,課程的時間較短,應該選取能夠在十分鐘時間內講解清楚的小知識點進行講授,以實際設計流程為主線,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演示文稿應具有一定的審美性,視頻的畫質流暢,無噪聲,教師應該口齒清晰,教學過程的節奏感要較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設備的普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不斷增強,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空氣調節課程的易錯點、重點和難點制作成微課素材,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從而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每位教師都經歷過學生階段,再加上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學習該課程的難點、關鍵點有切身感受,若與學生有更多的交流,就更有利于精煉微課內容,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設計,便于學生進行自學,有的放矢,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微課素材要使學生能夠自主調節視頻的播放速度,對關鍵點、難點可以反復觀看,使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進行學習。通過不斷地播放微課學習,強化理解相應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在微課素材中引入針對性的工程實踐案例,強化相應的知識點的應用,學以致用,在運用中不斷發現問題,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從而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需要讓學生先自學,教師再進行講授,要求教師在教學前已經對教學難點和學生的疑問有深入了解,重構空氣調節課程的教學過程,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的挑戰性和前瞻性。
微課在移動設備和互聯網中的傳播較為便捷,有助于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教師應該將在空氣調節課程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的感悟制作成微課,加深對教學活動的反思。
王秀麗.通風與空氣調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2011(1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