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峰
(山東省曹縣磚廟鎮西田集中學)
地圖是一種特殊語言,其儲蓄了大量信息。只教導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教師需要學會利用地圖,把地圖與課本相結合進行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加深對初中地理的理解。那么,初中地理教師應如何利用地圖,改善教學環境呢?
地圖是一種能夠直觀表現知識的教學工具,提升初中生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起到鍛煉學生思維,強化學生的想象力的重要作用,而且把地圖與課本相結合進行教學,能逐漸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認識地圖存在的意義,并在教學中學會合理地利用,改善初中地理教學環境。
教師在講授知識過程中,知識點雜亂無章,學生經常把知識記錯、記混。然而地圖是一種能夠直觀表現知識的教學工具,合理利用地圖,能夠直觀地把課本上雜亂無章的知識充分地表現在地圖上,通過地圖的學習,學生能夠在頭腦內建立空間。而且通過地圖與課本的相互聯系,學生可以從中找出發展規律,充分了解世界的地形地貌,提升學生對初中地理的認識。
地圖是一種特殊語言,而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學習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學會合理利用地圖,有效利用地圖可以從多方面進行。以下是教師所需要著手的幾個方面:
地圖是一種能夠直觀表現知識的教學工具。所以,初中地理教師應精選地圖,選擇直觀、新穎的地圖,合理地利用有價值的地圖,幫助學生排除不重要的地圖,盡量簡化地圖,把知識點直觀地表現在地圖上,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能夠直接看出地圖中的重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的激情。
通過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很多題型都是以地圖為背景的,如,選擇題、簡答題。初中地理教師需要重視地圖的教學,采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為了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某中學教師采用開放式教學,在課堂上合理利用地圖——教師經常在上完課本上的知識,結合地圖教學。教師經常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新穎的地圖,讓學生通過自己所看到的有價值信息來發言(其沒有正確答案)。以便于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的能力,以達到強化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的理解。
通過前期的開放式教學,中學生的讀圖能力得以提升。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初中地理學習成績,教師可以激勵學生繪制簡易地圖,把課本中雜亂無章的知識點整理到地圖上,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例如,某初中地理教師經常布置畫簡易地圖的作業,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有價值的知識直觀地表現在地圖之中。
總而言之,地圖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為人們展現現代交通要道、地理環境等的一種特殊語言,其能夠儲蓄大量信息。同時也是一種特殊語言,能夠直觀表現知識的教學工具。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學會合理利用地圖,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新穎的地圖,從多方面有效利用地圖,以便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的能力,以達到強化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的理解。
[1]鄭銀虎.淺談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才智,2010(07).
[2]王曉燕.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13).
[3]姚凌元.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J].考試周刊,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