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棟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長寧鎮下鮑學校)
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教學設計來促進學生的真正成長,最充分地運用自己的潛能使每一位學生獲得發展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為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必須進行系統規劃,主要解決教什么(教學內容)、怎樣教(教學方法與流程)、為什么這樣教(教學理論依據)、教得怎么樣(教學結果評價及反思)等這幾個重要環節。
教學目標的確定在于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況,科學分析教學內容與前后知識的關聯性,仔細研究數學教材,弄清教材編寫意圖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一節課的開頭吸引住學生,什么時候復習舊知識,先學哪些內容,后學哪些內容,用什么方法學,設計哪些疑問,怎樣啟發學生思考,什么時候做哪些練習題,采取什么方式,布置哪些課外作業,這些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
教師在創造性地思考、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在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實驗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方面都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課堂討論是實施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它為全體學生積極地進行數學學習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問題的“發現者”和“探索者”,因此,在組織討論學習前,應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使他們對所討論的問題要先形成自己的見解,然后在討論中不斷地補充和提升。
練習題主要是幫助學生及時理解知識,同時也為教師及時掌握教學情況提供了一個重要依據。我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口答、互答、板演、互評等活動,充分利用練習題靈活解決問題,不但有助于學生將當堂所學知識搞懂搞透,而且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之,為了孩子的一切,有效地組織好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把握好各個環節,做到課前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組織學生有的放矢討論、設計合理練習等,將課堂還給學生,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