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燕
(江蘇省太倉市新區中學)
我國學者龐維國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能學”“想學”“會學”和“堅持學”。我認為,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也就是教學生學會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練習方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教師的幫助與指導,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教學民主:體育教師以積極向上的情緒來感染、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以嚴謹科學的術語表達,難度適中的設疑引趣,幽默風趣的談吐,靈活、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來施教,從而減緩學生無謂的緊張與壓力,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在教學中還應善循循善誘,善于捕捉閃光點,批評時注重方式方法且就事論事等。
教學方法、手段應力求多變,使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利于激發學生學練的主動性。如,將枯燥的耐久跑設計轉化為多種圖形跑、分組超越領跑、團隊跑等,將單調的跳繩變為不同時限、不同對手間的挑戰,將實心球投擲練習設計為達標升級賽,將快速跑轉化為各組根據小組能力差異跑不同距離的比快,在籃球分組賽中根據投手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命中得分規則,將音樂、圖示、影像合理運用在教學現場等,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練的興趣和學習動機。
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能創造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參與嘗試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學習,使學生動腦、敢問、敢說、敢去做。
在學生初具武術動作學習方法后,我將原本需要教師“手把手”傳授的由六個動作組成的套路動作“整體打包”留給了學生——我將全班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組6~7人,并按組員人數向各個小組分發不同武術動作的圖解、線路變化圖片,在給予學生一定時間的自主研習后,引導學生組內交流進一步掌握正確動作,然后由各小組依次進行集體展示;隨后請各組向其他小組“派遣”一名“交流”成員,該成員負責在新的學習小組中將自己學會的武術動作教給新同伴……學生在“兵教兵”的學習氛圍中體驗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成功。
適度留白中教師會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巨大,學生通過類似的活動過程,勢必會在交流實踐中慢慢積累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與能力。
1.注重因材施教,點撥學生尋找和改進自主學習的方法
在深入研究教材和組織教法、合理選擇、設計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教師還要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年齡、心理特征、基礎儲備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適宜的學習目標具有導向,激勵和評價的功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礎上獲到發展、體驗成功;如,對身體素質差、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可暫時性地降低練習標準、減少練習次數、改變練習內容等方法,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訓練來掌握學習基本方法,當他們達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2.關注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學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定內容的確定不僅要關注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體能的發展,還需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積極情感體驗。通過合理的評價體系,尊重個體差異,給予個體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幫助學生表現自己,擁有自己,樹立自信。
我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體現在一節課中的某一教學環節中,也可以跨越幾個課時,時間跨度取決于自主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與學生技能掌握快慢。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能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到新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帥.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變革[J].教學與管理,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