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紅美
(內蒙古額爾古納市第三中學)
初中物理教學有著漫長的教育歷史,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的課堂教學發展并不明顯,教師沒有注重對學生加強物理精神、內涵的挖掘,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建立和完善具有科學性、有效性的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設計越來越重要,本文就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進一步改善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予以探討。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首先應理解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總體思想應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綜合能力,實現素質教育,改變過去的一味追求知識本位的概念,培養學生對物理的知識結構、實驗能力、綜合運用等能力的發展。在課前的教學設計時,考慮到教材是以問題為主導的形式,應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整改和調配,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應注重課前備課功效,科學設計教案。教師可采用集體備課,發揮多人的智慧和思路,相互學習和借鑒,加強討論和溝通,集思廣益,合理把握教學環節;同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突出創新和改進,交流和提高,利用團隊力量攻破教學難點。
依據新課標理念,開展開發性教學實踐活動,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根據課堂需要和事先準備好的教學預案,建立師生共學的平臺,在課堂上通過啟發和組織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根據學生能力的差別加以輔導和點評,讓學生通過實驗總結規律,找到探究路徑,改進學習方法,產生積極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采用這種方式的時間段和選好課題角度,帶動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從培養他們的積極主動性,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中不能缺少的一環,對培養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總結物理規律、開拓創新精神有極大的幫助。初中物理實驗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和措施,在教學實踐中加強改革和創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可以讓學生自制實驗器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在實驗課上會更加用心聽課,物理知識掌握得更準確。如,學習《光的傳播》,讓學生領會光的直線傳播特性時,教師可指導學生用易拉罐、紙板、燈泡等簡單材料準備實驗器材,學生準備時非常用心,實驗課堂上也觀察細心,學習效果很好。通過實際操作,學生能更好地觀察物理現象,驗證物理原理和理論,進一步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和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學習興趣大幅提高,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固,創新能力也提高了。
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改變固有課堂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如,情境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形式的引用,或者課堂上采用問題導入式教法、轉換課后練習方式、專家指導、知識競賽等多樣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內容中去。
初中物理教師應以新課改的標準為工作指導,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不斷交流總結實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學生成為主動學習、探索自然、創新能力的綜合人才而努力。
李桂林.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學周刊,2012(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