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亞鴿
(陜西西安市太元路學校)
筆者連續三年在九年級物理教學崗位上從事教學工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復習目標是指導教師和學生復習時的“指南針”,教師應依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陜西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說明》和教材,抓住重難點,結合學生認知程度對知識進行加深與拓展,不僅夯實基礎知識,還要提高能力。在陜西省中考中基礎知識占70%,中等難度題占20%,難題只占10%,教師應好好研讀中考說明,研究近幾年的中考真題,指導學生在進行一輪復習時,一定要緊扣課本,打好基礎,穩扎穩打,保證在中考中基礎題不失分,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加深對“雙基”的理解和掌握,千萬不要誤以為課本太簡單,而忽視對課本知識的復習,從而導致課本復習草率結束,沒有為第二輪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復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興趣。在概念復習時,教師預設好課堂情境,可以把本章概念讓學生以知識競賽的形式回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復習是學習之母,但不要讓它成為學習的后母”。這句話把復習過程中關于學生學習興趣做了一個十分恰當的比喻。復習課上學生以為復習的知識都是已經學過的,不管自己有沒有掌握,在單調的模式下,久而久之,總會感到厭煩、枯燥,帶著這樣的情緒上課,學習效果肯定不佳。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方面精心準備,緊扣中考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注意本節課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在復習課上,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只需要做一個引路者。還要改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利用競賽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有效教學,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復習時,我們可以設計測物體運動速度的實驗,讓學生完成實驗,然后引出長度和時間的相關知識,從而有效地對本節課進行復習,不但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還解放了自己,提高了學習效率。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滿足“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規律,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和遺忘規律作斗爭。每天指導學生復習,把難理解的、抽象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比如,在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學生對于平衡螺母的調節難以理解,可以給他們總結為:左高左調,右高右調。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的特點也可以總結為:吸壓做排四沖程,一個循環一次功,曲軸剛好轉兩轉,活塞往復兩次性。又如,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是難點,又是重點,學生在八年級學習本節知識時就是一知半解,再回過頭復習時,我們不但要夯實基礎,還要有所提高,可以先讓學生把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物近像遠像變大,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教師在結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提升,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總結成虛像時物距像距的變化規律。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實現課堂的高效性,使課堂不再枯燥。
我個人認為精選的習題應符合以下一些要求:
1.所選習題要符合新課標要求:在新課程標準的習題設計中,例如,對溫度的概念不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能夠對常見的溫度有一個較準確的估計。在進行長度測量復習時,讓學生對于身邊事物的長度進行測量,并且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體現了新的課程價值觀。
2.所舉例題要貼近生活:新的課程標準理念就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課程標準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學生不應只是學習單純的物理知識,還應該受到科學的、技術的和人文的教育。學生練習題的設計也應充分體現這一點。比如雞蛋放在水里下沉本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件小事,但教師把雞蛋放在鹽水中,雞蛋卻浮在了水面上,此時加一些水,雞蛋又下沉了;然后加一些鹽,濃度適當,雞蛋又浮在水面。此現象涉及了浮力等許多物理知識的運用,成功地誘發出他們對日常生活現象觀察和思考的興趣。
3.要重視科學探究類知識的復習: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科學探究在學習中的作用,使科學探究成為一個新的教學要求和新的學習方式。科學探究類實驗題考核也是中考的重點和難點,可以起到選拔的功能。教師在課堂中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疑問或猜想,并能夠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來驗證你的觀點,而且要把自己的發現與其他同學交流。
總之,復習要宏觀掌控復習目標,精心準備課堂練習。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就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復習課也充滿活力。
[1]王較過.物理教學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劉力.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