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麗
(新疆霍城縣清水河鎮中心學校)
初中思想品德為開卷考試。學校和學生對其視為二類課,不加以重視。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于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要做到以下幾點:
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其原因之一就是過分地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還沒有真正確立。至今在和同行們談到新課程改革時,很多老師都會嘆聲其言:“學生基礎差,實在沒有辦法。”因而整堂課老師只會拼命講,學生記,即使這樣,我們熱情專注地講解也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聽,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腦子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說,用自己的手去操作,也就是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這樣才有利于生成知識、生成能力、生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愉悅和諧課堂環境形成的基礎。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走上講臺,信任、尊重、關愛每個學生,尤其能把溫暖送給差生,必定會激發學生的熱情。教師滿意的目光、微笑的點頭、真誠的稱贊都是情感,勢必會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儀表大方,服飾得體,一絲不茍,身心投入,板書工整,聲音洪亮,抑揚頓挫,學生會因喜愛老師而自覺遵守紀律,主動投入學習,這樣會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當然還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真正的主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處于積極探索新知的狀態。
教學過程是主體性教學的關鍵。是學生發展的過程。主體性教學之所以把“過程”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其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在感悟與體驗中豐富精神生活,獲得主動發展。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突顯主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法才能真正“新”起來,“活”起來。
總而言之,我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發展,學生的情感、熱情、意志、品質以及思考、體驗、感悟、能力是課堂有效性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