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璇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中學)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就像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動機和目的一樣,學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進行學習也有他的學習動機和目的,學習動機主要是學生在學習上的自覺性和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是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使其行為朝一定的學習目標正常發展的內在過程或心理狀態。因此,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確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我認為,班主任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作為老師,也許我們自己覺察不到一句簡單的表揚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可它對于一個孩子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能鼓勵孩子向更高的目標奮進,也能喚醒一顆沉睡的心靈,它也許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
教師表揚的方式有很多,如,大拇指稱贊法、微笑點頭法、背后夸獎法、小獎品獎勵法等。不同的學生對表揚與獎勵的反應不同,因此要做到因人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揚與獎勵方式。對經常調皮搗亂、人緣不好的學生,當眾表揚可以幫其恢復聲譽,創造有利于學生樹立優良品質和行為的環境;對性格內向、成績落后的學生,可單獨談心,表揚其遵守紀律的優點,鼓勵其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活動,改進方法,提高效率;對考試進步大的學生,可以發本子或筆以示獎勵等。
著名的特級教師王蘭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更聰明。”因此,在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過程中,老師應真正有愛心,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要吝嗇表揚,善用巧用表揚,往往比批評更具威力,使學生增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即使學習動機很高,如果不懂學習的方法,或是沒有掌握與學習有關的許多活動習慣,那么學習積極性也可能會被削弱。因此,掌握與學習活動有關的許多方法非常重要。
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聽課、作業和復習)大家都知道,但許多人對復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殊不知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溫故而知新”人人都會講,但是真正理解其涵義的有多少?對于學生來說,每一個新知識,都必須在腦海中反復出現才能加深印象,才能夠真正成為他自己的知識。而這種反復決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而是讓同一知識點按一定的時間間隔,以不同方式在頭腦中多次反應的過程,它是掌握知識的必備手段。
一定量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必須杜絕大規模的重復練習。有的學生一天到晚埋頭讀書,但成績就是上不去。為什么?就是這些學生只知道做題,在做題中只是要求結果,沒思考解題的方法和過程,這樣做題對知識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因此效果也就不理想了。實踐證明,科學用腦,合理安排很重要,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體驗是一個人愿望,要求的感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學生從未體驗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到克服困難的快樂,那將是他的不幸。”因此我們要不停地自問,你的教學、你的輔導、你的思想教育讓他體驗到快樂了嗎?如何做讓學生體驗到快樂呢?
毛澤東說過實踐是最重要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促進腦的發展,使腦明智,腦也促進手的發展,使它成為思想的鏡子。”在新授課中提出問題以后,讓學生動手實踐,到黑板做題,一節課中至少能讓二十多名學生到黑板上展示。
總而言之,在學校教育當中,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響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的因素是極其復雜和不斷發展的,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正確的學習動機,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