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衛
(安徽省明光市魏崗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初中生而言,他們對身邊的事物都會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就好比體育,他們會對體育課程的內容、方法以及形式等存在濃厚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努力實現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教師必須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教師教學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就會導致學生長期、超限的抑制,久而久之,只會限制學生的發展。為此,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諸如體育項目輪換等教學方法,當學生對某一個項目感到厭倦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另外一個項目的學習,比如教師在講授中長跑時,如果只是讓學生在田徑場上跑,學生難免覺得單調,相反的,如果在野外進行,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當然,野外的訓練必須在教師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學生的安全是教師必須考慮的因素。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專長,有的學生擅長跳高、有的學生專注于跳遠、有的學生打籃球不錯。針對不同專長的學生,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完成課堂任務的基礎上,想辦法為學生創造機會,讓這些各有所長的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展現自己。這就需要教師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比賽,學生在比賽中可以盡情地表現自己,雖然在某些方面自己比不上別人,但是在某個特定的項目上自己還是佼佼者,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再加上教師適時、適當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與日俱增。
更多的時候,我們將興趣理解為情感因素,它具有自身獨特的特征,即不穩定性。興趣的形成并非是朝夕之功,也不是教師一節課或者是幾次改變就可以形成的,相反的,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以及認可,及時給予學生關懷、尊重、賞識以及支持。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體育課上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時教師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遭到打擊,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但是教師如果能夠有效地鼓勵并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就不會減退,反而會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要幫助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中去,從而更好、更快地實現教師體育教學的目的。
王明剛.論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J].神州,20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