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悅玲
(儀征市古井中學)
如今是一個需要開拓、充滿生機的新時代,如何讓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散發魅力,是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師應極力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挖掘語言藝術的魅力,使我們的課堂顯得輕松愉快,引人入勝,從而增強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必須采用全國通行的規范化普通話,這樣既可避免教學語言出現“南腔北調”,又可以使學生的語言得到正確的發展。數學教師對概念、法則、術語的敘述要準確,不應讓學生產生疑問和誤解。為此,教師要做到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透徹地理解。例如,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直線畫得不夠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這些語言也是不夠準確的。再如,在講授“圓的認識”時,有的教師闡述道:“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直徑等于半徑的2倍。”這句結論性的話忽略了是在“同圓或等圓中”這個前提條件,這是理由不充分,語言不嚴密,缺乏邏輯性。這不但不嚴密,缺乏邏輯性,而且還犯了科學性的錯誤。
數學盡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但其空間形式及其數量關系卻以一定的“形”存在著,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以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豐富學生數學素養,激發興趣,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獲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大部分中學生都比較好動,對45分鐘的課而言,大大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科學證明,人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效率是最高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只有正確駕馭好課堂語言,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來彌補教學的呆板、枯燥,使學生享受樂趣,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還可以拉近師生的關系,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對數學教師的最基本要求。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要注意啟發性原則:(1)懸念式的語言對啟發學生思維十分有益。例如,在講“等腰梯形的軸對稱性”時,教師設置問題:“怎樣用一張等腰三角形的紙片剪出一個等腰梯形呢?”這樣使學生充滿好奇,積極動手操作并討論。(2)教師的語言要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還要含蓄,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例如,在講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教師提問平角的概念后設置問題:“能否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拼成一個平角呢?”要想使語言富有啟發性,教師除了掌握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語言外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語言特點,以便適合學生的口味,符合他們的思維,易于接受。
好的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應當是鮮活的、生動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數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熟練掌握數學教學語言運用技巧和藝術,讓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煥發生機。
孫澤瀛.中學數學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啟發[J].數學教學,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