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芳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初中)
當今全球經濟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英語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我國對學生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有所加強。我國現在已經從小學生開始英語教育,足見對英語教育的重視。英語課程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發生變化。近年來,初中英語教育的目標越來越側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以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英語教育目標的變化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改革。真正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雖然我們的英語課程有了改革,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初中生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但是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水平還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我們的英語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許多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依然是“滿堂灌”,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不是學生,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被動接受者。這種方式很難使課堂呈現精彩,也很難提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現在的班級人數較多,教師很難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大班級上課,教師很難做到全面照顧,學習差的學生跟學習好的學生的差距會變大,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教師要結合課程改革,適當地進行教學改革,做到既能夠教授學生知識,又能夠教育學生,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不論是英語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都是以知識為本,教師的主要目標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評價一個教師優秀與否的標志是看他對知識的講授是否清晰、透徹;評價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的標志是看他是否掌握了教師講授的知識。這種理念在我國的英語教育中存在了很長的時間,在一定的時期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犯下了諸多的錯誤。很多高分低能的“偽人才”就是這種理念下產生的結果。現代社會,各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表現為人才的競爭,我們英語課程改革的目標也是培養出真正的人才。初中英語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從以知識為本到以學生為本,課堂上從以教師為主體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只是教授給學生知識,同時還要教授給學生做人的方法、學習的方法,成為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英語教師除了給學生教授英語方面的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生對英語的交流和使用,注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學習精神和探索精神,使學生成長為真正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教師講、教師讀,學生真正參與的沒有很多。近幾年課程改革的主要要求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生動活潑。初中英語課堂跟小學英語課堂不同,小學課堂可以通過一首歌曲或是一個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初中英語課堂主要注重的是學生的參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說點東西;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一下自己預習的情況,從中發現問題;遇到有意思的英語語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排演英語短劇,將所學到的英語知識講出來,真正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例如,在學習句型“Would you mind...”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想出后面的內容,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進行練習。在課堂結束,小結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總結和概括,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要點和學習脈絡,培養學生的表達和運用能力。通過學習氛圍的轉變,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展示自己、挖掘自身潛力。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并非教師努力地教,學生就會學得好。語言的社會性和交際性要求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語言練習,反復的實踐運用。初中英語教師主要是給學生教授語言知識,但是語言知識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轉化為交際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將課堂轉變為交際活動的場所。教師也要認識到自己身份的轉變,要從主導地位轉變為指導地位,課堂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師在教授學生英語的同時也要使學生清楚,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能夠運用語言,而不是為考試而學,讓學生用輕松愉悅的心情來接受英語。
總之,從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氛圍、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精彩,這是當前我國課程改革下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英語教師只有尋找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與學生共同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1]周慧勇.基于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2013(04).
[2]霍小花.對型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2(03).
[3]薛秀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科學,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