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雙
(敦化市第六中學)
預習就是在老師講新課之前,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知新課內容,做到心中有數。由于學生親自參與了新課的研究,所以他們會對新知識充滿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鼓勵學生預習,并且也感受到了預習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因此,淺談預習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很有必要。
預習是開啟智慧心扉的金鑰匙,同樣的,在英語教學中,這把金鑰匙能否讓學生真正獲得,需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新課改要求教師“以學定教”,那么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就是要看學生在課前“學成了什么樣”,教師又能否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糾正、補充或是拓展。因此說,預習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如果學生對預習有興趣,那么他就會心情愉悅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當成一種負擔。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要看教師問題的設置是否巧妙、是否科學。教師選取的內容最好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比如,在八年級英語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單元中,它的話題是娛樂活動,讓學生談論對不同類型的電視節(jié)目或電影的看法與偏好。學生對這樣的話題非常感興趣,想說的話也多,那么教師就應該根據這樣的情況編制導學案的問題。比如,可以用mind map(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圍繞“entertainment”話題進行訓練;按照語義學習和記憶本單元的單詞,還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如“What kind of movie is it?What do you think of it?”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談論一下他自己喜歡的電影名稱或對它的看法。在導學案中,最好有一些“追問”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預習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最好前一天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新課,預習所需時間要根據新課的難易程度決定。
設計預習學案,預習學案的設計包括預習目標、預習任務和預習診斷。預習目標中要體現“我要學會……”“我要掌握……”之類的詞匯。預習任務的確立要教師提前花費一些時間找出新課中最重要、最典型的單詞、短語或是句型,盡量做到少而精。預習診斷環(huán)節(jié)是根據教師的經驗設計一些學生易錯或是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相關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不要忘記設計預習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小組其他成員做出有效的評價,反饋給教師,教師就可以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
預習指導必須有效,不能流于形式,否則效果會微乎其微。雖然說高質量的課前預習能促進教師高效的課堂教學,也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但是教師的指導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讓學生“會學”,另一個則是讓學生“學會”。對于我們而言,“導學案”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導學案和傳統(tǒng)的教案相比,它更主張“服務于學”,一個科學的導學案,可以讓學生用最少的時間掌握最多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更好地鉆研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情。把傳統(tǒng)的教師課堂變成學生課堂,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些,那么他的預習指導也會是有效的。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1.預習題的設計注意分層次,并重點關注班級的待優(yōu)生,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教學資源,包括課本、教輔資料和網絡資源等。
2.教師要進行學情調查。要求學生用雙色筆標注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會營造出一種既緊張又愉快的氛圍。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展開有效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預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然而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朝夕之事。教師必須幫助鼓勵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會預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終生受益的。
[1]李炳亭.高效課堂 22條[M].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05.
[2]李炳亭.高效課堂理論與實踐:我們的教育學[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