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翰
(南寧市江南區延安鎮初級中學南寧市 530229)
雖然我國經濟水平得到改善,但是貧富差距仍很大,教學條件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國的教學軟硬件水平得到極大的改觀。目前,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信息化表現在計算機軟硬件更新換代快,必須長時間維護設備的性能,及時淘汰年老設備,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將軟硬件配套合理應用,發揮計算機最高性能等方面,但是在一些貧困地區和偏遠地區根本就達不到這些方面的要求。這些地區的計算機軟硬件水平仍然趕不上時代的發展需求。
當前我國在采購漢語言教學方面設備時,并沒有對當地的教學環境、教學條件、信息化技術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其綜合情況,而是政府盲目的對設備進行統一購買。這樣不僅僅缺乏對設備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也忽略了各種軟件和硬件是否適合當地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造成設備在使用時出現很多問題,給教學帶來不便,影響了教學質量。尤其是我國農村和偏遠貧困地區,更是欠缺對科學性和實際性的考慮,導致信息化投資的成本大大提高。
信息化時代漢語學教學不僅要具備強有力的文學知識,還要具有專業的操作信息化計算機設備的能力。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知識頗為重視,我國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越來越多,但是完全適應信息化時代漢語學教學的人才卻為數不多。當前一些偏遠的山區,國家為學校引進了一些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雖然教學條件相比原來要優越很多,但是熟練掌控這種媒體的教師幾乎為零。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
不斷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在信息化時代,傳統固定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淘汰,滿足不了當代的需求。信息化時代漢語言教學對教師綜合能力要求比較嚴格。首先,教師要具備雄厚的漢語言知識,廣越的鑒賞能力。其次教師必須有廣泛的知識面,不僅僅對教科書知識有詳細的分析能力,也要對知識有正確的歸納能力。最后教師必須能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信息化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應用融合在一起,實現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學者與學習者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漢語言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創新、研究,改變原有的教學手段,發揮教師的巨大潛能,提高使用信息化漢語言教學的成效。
在政府的支持下,雖然我國投資信息化漢語言教學方面的花費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是國家應該有目標、有原則的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偏遠、貧窮的地區的幫助,合理制定信息化教學的建設目標,增強對建設信息化教學的監督和指導。
漢語言教學人員可以說是教學的關鍵,他們的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成效。對于新時代的信息化漢語言教學,教學人員不僅要傳承以往教學的精華,也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理念。為了得到更適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必須對教學人員進行符合實際的新技術培訓,將綜合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相結合,打造出順應時代的教學系統。對教學人員進行培訓,不僅使教學內容及時得到更新,也擴寬了教學人員的知識面。
教育是平等的,人人都有享受同等教育的權利,但是相比城市孩子和家庭生活條件好的孩子來說,農村和貧困的孩子享受優秀漢語學教師的資源仍有很大差距。為了實現優秀漢語言教師資源的公平性,國家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鼓勵優秀的教師下鄉或者加大鄉村的網絡教育,縮短城鄉教師資源的差距,實現公平化教學。
漢語言教學的交流表現在方方面面,不僅要加強貧困地區教師能力,同時要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問題。放假期間,學校可以組織開展貧困地區和發達地區學生的互相參觀和體驗活動,實現發達地區對貧困地區的幫助,同時向貧困地區引進發達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信息不斷普及的時代,只將信息化融合在漢語言教學中是滿足不了當代人才的需求。我國教育應該將各門學科向信息化教育轉變,將最先進的技術灌輸到教學當中。加強學生對知識認知能力和對社會的關心程度,將多門學科結合起來,培育出一代綜合性現代人才。
[1]賴敏、藍鷹.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以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1(1)
[2]趙永達.探析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