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苗
(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營口市 115007)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么。”中職學校應本著“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根據目前中職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及能力,中職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中職生一般語文能力和從業實用語文能力的雙重任務,學以致用是真正的目的,使學生將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職場上。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模式比較沉舊,或者是應用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學生上完語文課,會背很多成語,會做題,會寫很多作文,但是,最后畢業了,連會議通知、申請書、請假條等都不會寫;在實習或者應聘時,做自我介紹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這樣的學生怎么能進入職場,怎么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為此筆者認為,當前中職語文教學必須突出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要加強聽說、應用文寫作等基本功訓練,這是有效實現中職語文學習目標與職業目標的有效方法。
中職生面臨著就業的現實問題,具備出色的口才是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無論是進入公共事業機構,還是投身商海,在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環境里,我們都要與他人交往,準確傳遞信息,表達情感,說服對方都需要我們具備出色的口才,因此聽說能力是影響學生就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中職生在口語表達方面缺乏條理性、在招工面試時,有的無話可說、有的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使用人單位對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產生懷疑,因此聽說能力的訓練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
首先讓學生為主體,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上課不能滿堂灌,要讓學生敢于回答老師的問題,即使錯了,也應該加以鼓勵。教師可通過讀者文摘中一些具體事例,讓學生進行閱讀,讀完之后表達見解,后天訓練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很重要,幫助學生克服障礙,增強信心和興趣。
中職畢業生最終要與用人單位見面,教師就可以利用語文課加強模擬應聘場面的訓練,從“如何從容應對面試現場”、“如何機智回答用人單位問題”等主題,訓練學生的面試口語,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和經驗。比如每年的公務員考試筆試過關之后都有面試,我們在教學中設計“模擬面試”,就“如何打破僵局”、“如何巧妙回答”等應對職場的情境口語訓練。進行普通話培訓,并組織學生進行普通話考級,可以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興趣。
應用文寫作能力是中職生適應激烈的職場必備的重要素質之一。中職生應用文寫作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寫作能力差,對于篇幅較長、格式要求嚴格的公文寫作,更是不能寫好的。為提高中職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應用文的格式較模式化,學生難以提起興趣,為了讓學生容易記住知識點,在教學中對知識點可加強針對性訓練,精心設計習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概念。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讓學生打好基礎,語文基礎就是字、詞、句,在應用文寫作中注意句子的規范應用,語句是否通暢、有語病,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平實、準確地敘述事實的能力,養成應用寫作思維習慣。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有些同學看起來好象掌握了,但真要讓寫卻寫不出來。問題在于鍛煉的少,沒有形成一定的寫作能力,我們教師可給出一份應用文樣本,再給定仿寫材料的范圍,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給定材料與樣本中材料的異同,使學生明確寫作中哪里需要規范,哪些可以加上個性化內容。通過大量的練習,既能鞏固知識點,更能提高學生寫作的信心和實際應用能力,形成學生的題感,進而形成語感,不斷的積累,從而提高自己應用能力。
在應用文教學中引入案例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有目的地創設一定場景,幫助他們理解教材,同時使學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以角色的身份完成相應的應用文寫作。給予真實的體驗,通過實踐,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理解。
在教授《寫求職信》時,筆者在課常上模擬了一些大型企業招聘員工的情境,由學生分別扮演企業人事干部和求職者的角色。通過虛擬情境,進行訓練,能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感覺,有了一定的真實感,教學效果明顯。對于畢業生,筆者在教會學生設計廣告的同時,也教會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通過學習語文,不但能掌握知識,而且更多的是提高技能,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職教語文更是如此,所以我們要搞好語文教學,我們要從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尋找語文和學生職業發展的最佳結合點,使語文課真正為中職生職業服務,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實用型的人才更好的適應當前就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