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江蘇省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宿遷市 223600)
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學習興趣,可以說興趣是地理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知道,只有對地理知識有著足夠大的興趣,學生才會有強烈的欲望和充足的動力去學習,進而才能學得好、學得快。但是對于那些被動學習的學生來說,在沒有興趣的前提下又怎么會學的扎實呢,大部分人都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這樣一來,學習的效果和質量也就可想而知。所以,當前高中地理教師面臨的一個極大問題就是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他們在學習地理中的興趣。現今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已經包含地理興趣教學,可是來自于各個方面的原因還是造成現階段高中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缺乏。
第一,高中理科學生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由于文理分科,在高考中地理成績并不計入理科學生的高考成績。這就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減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被打擊了積極性。如此一來,沒有了學習興趣與動力,很難在地理教學上有所突破。
第二,絕大多數人不重視地理的教學。高中地理處在一個尷尬的被人忽視的地位。由于在高考中成績占的比重較小,被學校、家長、學生列入到“副科”中,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學習。
第三,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只為高分而學習。考試內容決定了教師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大多數教師以分數來衡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行為是有失偏頗的。考試檢測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目的,教師的目的應該是如何讓學生習得知識,不僅僅是取得一個令人滿意的高分。
第四,高中地理教師缺乏積極性與激情。由于學校、家長、學生都不重視地理的學習,給地理教師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地理教師即便是有心也無力,不管想出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如果無心付出精力去學習地理,只有教師一方面也難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要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轉變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拒絕念教材式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新課標要求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己學習、研究,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跟著老師過過書本。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起好引導作用,指引學生學習,而不是“填鴨式”教育。教師要時刻謹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并且要徹底轉換觀念,抓緊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有能力讓學生快樂的、有興趣的學習。
第二,提高人們對地理學習的重視程度。地理學科在生活中,在社會上所擁有的價值要引起學生的重視。要讓學生了解到,人類的生存和地理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所以要認真的學習地理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新聞、圖片、紀錄片等多方面渠道向學生們介紹地理的重要性,同時要讓學生思考地理的學習擁有哪些好處。通過學生自己深入了解思考,才能更好的提高他們對于學習地理的興趣。摒棄學習只是為了高分這一觀念,教師也要從自身做起,不單純為了分數而教學。
第三,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地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書本是不變的,但是教學可以是靈活多變的。教師在進行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與課本中的知識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學生聽到與自己聯系緊密的生活實例也會大大激發學習興趣。將實際生活與書本知識相聯系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而且一切學習都是為了實際應用,能把所學的知識聯系到生活中去,才是真正掌握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如果能在教師的指引下做到這些,那么對于學習地理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
第四,增加生動多樣的學習方法和師生互動。學習當然就要講究學習方法,不同形式的方法教學有利于從各個方面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總是以教師為主,形式單一,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很容易疲勞與厭倦,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近年來隨著多媒體的流行,在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生動的將地理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將書本上不動的知識“動起來”,使學生更快更好的學好地理知識。學習應當是快樂的學習,有效的學習,所以不必拘泥于教室里的課堂上。走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課堂會更加直觀的生動,對于地理的學習也是十分有好處的,既有利于增加學生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現實中學習知識。
地理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地理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然后努力改變學生對地理這一學科不重視的心態,再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更好的實施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進一步提高地理學習的學習效率。
[1]張苗苗.地理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