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琴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市 742500)
我國高職就業創業教育起步比較晚,與國外就業創業教育相比,高職院校的就業創業教育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都相繼成立了多種形式的創業園、創意工作室、創新工作室以及校外實踐基地等創業教育支撐平臺,把就業創業教育作為了人才培養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并從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就業創業的長效機制上還存在著不足。高職院校的就業創業的質量直接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和創業可持續性,因此,本文在專業(群)視角下,研究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就業創業教育成了必要性和路徑。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普遍關注專業對口率指標,關注畢業生的協議率和就業率,學校管理層面非常看重指標的上升,做的是宏觀指導,但是對就業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形成高度統一的重視局面,沒有落實到各部門和各學院系部,都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兩張皮現象。在就業創業的信息獲取和實際知道刪,教學院系鞭長莫及,反而非常看重學生就業創業;就業創業教育部門對任課教師沒有直接的考核要求,不對就業創業教育的結果承擔責任。同時,由于現行的管理體制的約束,在就業創業教育上,雖然高職院校高度重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就業創業教育的重要性無法得到統一落實,就業創業教育目標定位模糊,很多人認為就業創業教育是培養未來企業家的便捷通道,是培養自主創業的人才,定義比較狹隘。認為就業創業教育的對象是具有創業意向和動機的學生,把就業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相隔離,完全忽視了專業的作用,造成了就業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局面。
當前從事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的教師主要有的兩個群體構成,師資力量好比較薄弱,即:由教學部門的專職輔導員和學生工作教師擔任,或者由極少數專門從事就業創業教育的教師擔任。這兩個群體的教師很多是從其他崗位轉過來的,都缺乏就業創業教育相關的學科專業知識,特別是一些專業被調整后富余的教師、輔導員索然和所教授的學生班級有部分聯系,但是他們多數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畢業,都是職稱學歷較低的高校畢業生,缺乏就業創業的理論基礎,與所教授專業存在著脫節問題,缺乏就業創業的社會實踐。另外,為了為高職學生的就業創業實踐提供良好的場所和機會,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創業園,但是創業園之類的創業基地中學生的創業形式不叫單調,只有一些適合商貿類學生專業的實訓方式,如:網店、格子鋪等形式。如果將此推而及至所有專業的學生,會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市場漩渦中,會造成與專業教育的嚴重脫節。
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都使用本校教師主編的就業創業教育的自編教材。為了保證出版社要求的最低發行量和節省編寫教材的工作量,很多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工具都使用全校各專業統一的教材,就業創業教育的教材過于陳舊,雖然有一些共同的理論基礎,但是用“一味藥治療百病”的做法明顯的脫離實際,雖然有一些共通的技能技巧,但是無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效果,從而導致學生的就業創業技能得到提高的程度非常有限,學生被教育成千篇一律的具有就業創業理論基礎的畢業生。另外,在觀念上,高職就業創業教育存在著“重數量而輕質量”、“重形式而輕內涵”的現象。在課程設置上,很多高職院校僅限于將其作為就業指導課的一部分,雖然相繼設立了就業創業課程,但是有些僅僅作為零散的講座開展。課堂講授的形式仍占據了主流,并且由于課程內容、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項目主導、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還無法在就業創業教育中廣泛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專業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的隔離。
在當前的就業創業教育師資結構上,部分教師對就業創業教育存在著偏見,缺乏既懂專業知識又具有就業創業知識和經驗的教師,一些教師認為搞就業創業教育都是歪門邪道,認為搞專業課教學科研才有發展前途,因此導致就業創業指導的專門教師不愿與專業教師交流,專業教師不愿參與就業創業的教育教學中。如果兩者不能相互融合,就會嚴重制約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就業創業的師資力量將成為就業創業教育的瓶頸問題。同時,就業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學生成長成才,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之間相互融合迎合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改革要求。在教育過程中,就業創業教育是專業教育的深化和具體化,都能促使學生自身創新、創造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創業能力。
目前,為了實現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高職教育的主要課時分布還是通過理論傳授和實踐教學,以專業課為主干的教學。但是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這種以專業課為核心的教學方案存在于其他各種教育形式中,被固化。如:學生參加的自學考試中,并沒有將就業創業等內容納入十幾門課程中。并且,在就業創業的教學過程中,缺少相關專業背景下的知識和技能。從學生就業的主要領域和初次創業的行業來看,高職學生多數還是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相關,同時,就業創業教育和專業課學習脫節現象嚴重,沒有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通過構建以專業(群)為基礎的就業產業教育,實現了專業“群”為基礎的就業創業教育,就增強了就業創業的師資力量,實現了就業創業專門教師通識教育和專業課教師的專門性教育的有效結合,就實現了專業課教學和就業創業課程的銜接問題,就解決了就業創業教育脫離專業的困境,解決學生就業問題,擴大學生的就業路徑。
基于專業(群)視角下的高職就業創業教育要具有豐富、專業化特色的內容,才能使學生減輕傳統教育方式的抵觸心理和方案。在本專業領域中,課堂教學對學生具有更為直接的指導作用,為了使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得到穩步提高,高職院校要組建以專業課教師為核心的就業創業教學團隊,融合專業介紹、學業教學、就業創業教育為一體,吸引具有豐富創業經歷和成功創業經驗的專業課教師組建就業創業團隊,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就業創業教育的水平。同時高校的資源存在分散、低效使用和限制等情況,雖然擁有相對豐富的就業創業教育資源,但是對于就業創業教育的深入展開上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整和創新就業創業教育資源,把就業創業教育有效融入專業教育中,能夠發揮就業創業教育合力,促進就業創業持續穩定的開展下去,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就業創業教育成本。
就業和創業教育就有不同的區別,對于創業來說高職院校仍然在探索和摸索中,缺乏較為豐富和成熟的經驗,而對于就業來說,高職院校的實踐已經比較成熟。并且學生畢業后,首要的選擇還是就業。因此,為了有意識的科學進行就業創業教學安排,高職院校在重視創業能力和技能培養的同時,要通過各專業的培養方案,把就業工作的教育指導當做重中之重。應當分階段分年級的進行不同的教育。如:為了使所有學生了解創業,在一年級學生中要進行普遍性教育,傳授和輔導創業基礎理論,使所有學生略懂創業的基礎理論和方向,從而發現具有一定創業能力和承受創業風險的潛在群體,發現對創業教育存在濃厚興趣的學生,從而為第二階段的群體性教育提供基礎。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創業的系統化知識體系,在學生進入二年級的時候,高職院校要從創業準備、項目選擇和戰略發展等方面開設課程,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和創業相關公選課、創業項目競賽以及創業實踐基地加盟等方式,提高創業教育的效果。另外,為了推動專業范圍創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在三年級的時候,通過專業課教師的加盟,為學生創業進行專業的指導,獲取關于公司設立條件等基本知識。
組建以專業教師為核心的教師隊伍能夠增強學生對該課程的認同感,改變當前就業創業效果不佳的現狀。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的專職教師包括商務共通知識傳授的教師和進行各專業就業創業教育的教師,其主要要協調課程開設、教師認證和表才編寫協調工作,主要進行該課程的通識教育,要由原先的講授課程到課程的管理進行協調。開設的創業教育公共選修課程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財務管理等課程,從而使學生獲得必要的企業運營管理必備知識。同時,各專業專業課教師要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最為實戰的知識,充分發揮其特長。
為了有效實現課程規劃的目標,教師必須編寫有針對性的教材,使教師教學有依托。就業創業記的教材包括商務系列教材、通識教育等就業創業教材。一年級學生所使用的就業創業基礎教材要結合實際需要進行完善和修改。對于創業教育所需的商務知識,要講練結合,通過編寫相對應課程的配套教材,使學生掌握相關創業的基礎知識。對于就業所需的語言溝通、求職較強等要編寫就業所需的通用技能培訓教材,進行課程包建設。對于專業為基礎的分科目教學,編寫涵蓋了本專業或本專業群的教材,有專業課教師和通識教師共同組建編寫團隊,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認識,提升高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和創業的可持續性。
[1]萬芬.試析高職院校就業與創業教育渠道及拓展[J].職業教育研究,2011(09).
[2]張兆強,馮蘭東.淺析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03).
[3]王波.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導向研究[J].教育評論,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