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
(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淮安市223300)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首次用“口語交際”這個新概念替代了“聽說教學”,確立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明確了口語教學的重要地位。它反映了時代對語文教育的新呼喚,也反映了人們對“口語交際”在培養未來社會高素質公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
【現象一】“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長期以來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境:許多教師在不同的年級重復地搞‘打電話’、‘買文具’、‘招待客人’之類的‘活動’……與其說是‘口語交際教學’,不如說更像是在指導學生‘學會做那件事情’……還有一類,“冠之以‘介紹’、‘采訪’、‘討論’……但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實踐,所著眼的也往往是‘一次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含混其事而又帶有極大的隨意性。”因此,我們首先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目標,目標要切實的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并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兼顧所有學生,并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口語交際要貼近學生生活,如:因為發燒感冒,小明幾天沒來學校,他在上數學課時,有好多地方都聽不懂了,他很著急,課間仍然悶悶不樂。教師的口語交際要求可以設定為:怎樣去安慰他。因為情境創設貼近生活,孩子們就覺得有話可說,他們躍躍欲試都想展示自己。
【現象二】對于口語交際,很多教師注意到通過生動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想說、敢說,此時的口語交際一改過去呆板的教學方式。但是,在注重生活氣息的同時,卻似乎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分日常化。將日常生活簡單地搬進課堂讓學生‘活動’一番,而缺少作為一門課程的教學價值。因此,我們要及時的對不正確的口頭語言予以糾正,讓學生們的話語更加規范化。幫助他們把話說清楚說正確,使他們能夠在實際應用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就是人與人的交流,交流是相互的,只有讓所有的孩子都熱情參與,才能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目的。因此,我們首先要激發學生們口語交際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們在心理上渴求表達內心的欲望時,他們才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口語交際之中,真正“情動于衷而形于言”。如:準備小草、春筍、柳樹、小蝌蚪、燕子等頭飾(體現春天特征)。老師戴著頭飾扮演春姑娘,微笑著對同學們說:“大家好,我是春姑娘,聽說你們很喜歡我,能不能說一說春天的美景,講一講和我有關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關的古詩、課文呢?設計要求:找春天。低年級孩子的學習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受“興趣”的影響。好的情境能把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過來。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們自然而然有了交際的興趣,紛紛說著春景,回憶知道的故事、古詩。此類設計中師和生,生和生都可以互動。其次,要建立評價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們積極互動。教師要尊重和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議,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積月累、不斷提高的結果。因此,口語交際訓練不能只依賴一學期幾次的口語交際課,還必須在“滲透”上下功夫,做到練在平時,練在平常。唯有這樣,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才不是一句空話。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問助答,豐富學生說話內容;也可以提供句式,幫助學生理順思路;還可以指導點撥學生連句成段,連段成篇。也就是要先指導學生連貫完整地說好一句話,再點撥激發學生用一定的句式把每句話連起來,形成一段話,使觀察、思維與語言表達融合為一體。從而做到口語交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口語交際訓練要立足于課堂,但不能局限于課堂。我們可以向課外延伸,在生活情景中進行真實的交際。如:在春游活動中,讓學生們自由的交談。在體育活動中,針對活動讓學生們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在喜愛的實踐活動中,孩子們總是會滔滔不絕的說話,他們說話的興致特別濃。此時,教師要適時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等,時間一長,學生們的口頭交際能力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古人說得好:“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在現代化的社會里,人們當眾說話是不可避免的。訓練和培養學生樂于合作、熱心參與、善于表達、交往和應變的素質,不斷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們就要從小抓起,從學生跨進校門的第一天就開始。貴在堅持、持之以恒——給低年級口語交際插上有力的翅膀。
[1]朱春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J].小學時代,2011(8).
[2]黃云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