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英
(福建省安溪縣第六中學泉州市362400)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新課標下的高中政治課堂向著生活化方向發展。高中思想政治注重的是實踐性、開放性,更要把學生的生活和政治課本聯系起來,不斷實現政治課堂生活化,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提高他們的興趣,加大學生情感通入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智力,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目前,我國的教師對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的認識還比較缺乏,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很少結合生活進行教學。生活化教學是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也是高中政治的內在需要,因此,教師應樹立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將生活中的例子和教材相結合,運用創設情境、生活實踐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政治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將政治知識融入生活,為生活提供更好的指導。
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政治課堂的主體,教師所教授的內容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使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可以運用到生活中來。例如在講哲學方面的知識時,就要通過舉例子等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運用課文《兩小兒辯日》來講解其中體現的哲學原理,即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等,講解哲學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實踐教學在政治生活教學中是一項重要的方式。教師通過組織實踐活動,創設情境,使學生身歷其境,主動了解知識,這是事半功倍的學習法,還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發揮學生的特長。例如在講到政治生活中《選舉權》的框題時,就運用了情景設定的方法,假設我們班同學都具有選舉權,我們要分別進行四種選舉,即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我會先用直接選舉進行演示,要求同學們用直接選舉的方式選出班里的政治課代表,同學們都在紙上寫出了心目中的人選。然后,再利用間接選舉的方式進行投票,先由班里的同學選出十名學生代表,再由十名學生代表代表同學進行投票。學生們對這兩種選舉方式很快的明白了。然后,再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班里的A和B同學是票數最高的政治課代表人選,但是我只需要一名同學,這樣就通過投票進行二選一,即差額選舉。等額選舉則是已經訂好的人選,再讓學生進行投票。這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并將政治生活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不僅使他們增強了興趣,還更快速的理解了知識點。
高中政治人教版教材在不斷修改與修訂,其中的的內容編排更加合理,而且加入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例子,不同的知識點都可以和生活關聯起來。高中政治基本分為幾部分,即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這些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在教學中,我們要將教材和生活中的例子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容易明白其中的理論知識。例如,我在講到《經濟生活》中第七課第二框題《收入與分配》的稅收時,就利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講解,我會例舉我的工資,實際工資與每月下發的工資數目是不同的,除了扣除保險,還有一部分用來交稅了,我國對工資的稅收是這樣的,以3500為底線,超過的部分收3%,超過5000部分收10%,超過8000的部分收20%以此類推,假如我的工資是4000元,那么所收的稅應該是(4000-3500)*3%計算。我又舉了其他人的例子,并提問,如:“5500元的工資收多少稅?”,學生自行計算,得出結論。這樣的方式比抽象的講述知識更貼近生活,學生們學習興趣更高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好的實現政治生活化。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例舉生活中的實例,或有法律上的案例進行教學,學生會更加直觀學習政治知識。我們還可以播放視頻等,將政治教材中的知識點生動直觀的表現出來。比如在講到《民族精神》的框題時,我們就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的方式將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展示出來,使學生們了解我們民族文化,深刻體會民族精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是新課改要求下的一種教學理念的創新和進步,我們要將生活實際和政治教材相融合,將枯燥無味的政治知識聯系生活,使學生增強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我們通過實踐教學、情景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方式,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師生活化教學意識,將生活融入課堂,加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1]曲艷娜.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2):91.
[2]施建東.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1(8):69-70.
[3]宋振紅.新課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