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學模式,是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教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要融入素質教育的內容,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 ? 課堂教學 ? 素質教育 ? 學生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我國正逐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熱點之一,它既是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又是一項復雜巨大的系統工程,不論從觀念理論、制度體制還是從實踐操作上都需要做艱苦的工作。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素質教育的實施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對培養學生的素質意義重大。本人通過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認真地研究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學生培養的要求,結合教學實踐對培養學生素質提出一些見解和主張。
一、 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素質教育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針對個別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學生步入高中以后,就對數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認為數學比較難學,即使記住了公式定理,在做題的時候也不一定會用,成績上不去,付出了努力卻沒有收到想要的結果。這樣,時間久了,學生肯定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只學習表面上的東西,沒有深入研究的動力和毅力。要想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態,教師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在學生產生疑問時,鼓勵學生多問、多想、多練。教師先把學生引到學習上來,才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素質。如果學生根本就不愿意學習數學,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素質呢?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不放棄、不拋棄學習上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通過這樣的關注和幫助,讓學生都能夠有所提高,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層次性較強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問,既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利益,又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二、 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根據正確的思維規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綜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的能力。它是基本數學能力之一,也是數學素質的核心。高考改革內容強調:“繼續發揮數學等基礎學科的作用,強調基礎性、通用性、工具性,將考查重點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币虼?,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師的一大根本任務。如果學生在開始的時候不能跟上的話,那么,在后面的學習中就會感到非常吃力。所以,在教學之初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教師應及時利用課堂這主陣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使他們形成科學的數學觀。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喜歡數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覺地做學習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意識增強了,他們會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處理各種現實問題,也會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與數學無關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一旦學生達到這一層次,我們就可欣慰地說:“我們的培養目標達到了。”我們通常所講的“授之以漁”而不是只“授之以魚”就是這個道理。比如,教學函數時與商品銷售相聯系,培養學生用函數的思想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科學地進行學習
學生步入高中以后,在高考指揮棒的壓力下,學習的動力要比初中時候強很多,而且理解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學生僅僅想學、有學習的想法還不夠,還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有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在學習中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斷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從某些方面發映出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高中的學習非常緊張,所以學生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制定學習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主動學習,克服困難。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磨練學習意志。在課前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學生就會加深印象,著重聽教師講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在課堂上解決,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聽課效率?!皩W然后知不足”,預習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課前自學過的學生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么地方該詳細聽,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盤抄錄,顧此失彼。要想快速地提高數學成績,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就要科學地學習,不能盲目學習。
總的來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不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對學生素質的培養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把學生引導到學習上來,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教師要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的學識和修養,掌握新的專業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學能力,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曹一鳴.數學教學中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J].中學數學,2003(8).
[2]張雅君.教師的教學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6(2).
[3]章水云.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中學數學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