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龍
【摘 要】 試卷講評課能有效的幫助教師科學地分析教學中的問題,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本文從小學數學試卷的一般錯誤及應對方法、講評小學數學試卷的誤區兩個方面淺談一下如何對小學數學試卷進行講評分析。
【關鍵詞】講評分析;應對方法;誤區
一、引言
眾所周知,考試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它一直伴隨著學校教育教學的始終。而平時的檢測考試,如模擬考試等,其目的無外乎有二:一是考查一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及教師教學的反饋情況;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查缺補漏提升能力的平臺,但是我認為要使目的二真正實現,關鍵在于教師對考后試卷的講評。然而,筆者發現有些教師的試卷講評效果不佳,為了提高試卷講評的質量,筆者淺談一下對小學數學試卷的講評分析的認識。
二、小學數學試卷的一般錯誤及應對方法
學生答題時的錯誤一般可概括為知識性錯誤、方法性錯誤、計算性錯誤。知識性錯誤表現為對概念理解上的偏差,對公式、法則、定義、定理等知識應用不當;方法性錯誤表現為思維方向偏差及思維能力沒有發揮;計算性錯誤表現為計算過程中由于心里緊張引起的筆誤及其他失常現象。教師要很好地完成試卷講評,應做好試卷講評的準備、講評和反思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首先,教師必須對試卷進行認真演算,研究,對試題的難度、新穎度以及知識的考查力度有所認識。其次,要認真審閱學生的解題過程,對出現的錯誤仔細分析,剖析其思維的過程,不能只看結果是否正確,因為正確的結果可能就是錯誤的解法得到的。這樣才能真正弄清學生的錯誤類型,做到對癥下藥。即使學生的解法是錯誤的,我們也應該讓他知道怎么錯了,為什么錯了,從而通過試卷講評糾正錯誤。
(二)講評階段
講評階段中老師必須認真總結和修改來自學生的各種類型的解法,依據題型制定評講試卷的思路,做到講評具有針對性。在強調通常解法的基礎上講究思維的靈活性,避免小題大做,大題小做,根據學情實行抽象問題具體化,降低難度,回歸課本;特殊問題一般化,歸納總結,注重變題訓練,滲透多題一解選其優,多題一解,把握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靈魂。 點撥研討難點疑點,強調易錯點,重視熱點,善待冷點的處理問題方法。另外在講課時要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應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學生的勞動成果受到教師贊賞,自然感到高興和自豪,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三)反思階段
反思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一張試卷中百分之七八十是容易和中檔的題目, 考試的成敗取決于這些題目的解答情況,因此在試卷的講評中必須關注基礎知識的落實。對于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就是能力,抓住基礎知識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所以試卷講評課要有重點,有方法,有收獲。在課堂上,學生既有對舊知識的復習,又有新方法的鞏固。既有對共性問題的解剖,又有對個別學生的處理反饋。每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既動腦,又動筆,都在不同層面上有所收獲。一張試卷講評后,學生不光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的講評才是成功的講評,這樣的考試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功能,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三、講評小學數學試卷的幾個誤區
(一)忽視考情盲目講評
為了使試卷講評課做到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在講評課前應認真做好成績統計和試卷分析工作,如統計選擇題錯選的情況及解答題每題得分的情況。通過收集這些統計結果,去發現學生的錯誤之處和受阻環節。當然也可通過與學生座談去搜集學生錯誤的原因。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而避免盲目性,提高講評質量。可是在教學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有些教師為了趕時間和進度,根本沒有精力去統計和調查學生的得失情況。更有甚者,有些教師根本不批改。這樣一來,教師的講評完全脫離了學生的考情,如此盲目地講評效果一定不好。
(二)依賴答案忽視自我
一般來說,我們平時采用的考試所附的解答過程都是比較詳細的。這的確為我們講評試卷提供了方便,但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試卷提供的僅是參考答案,卻不一定是最優答案。如果教師為了圖省勁,不敢越雷池半步,試想這樣的講評有靈活性嗎?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充分發揮嗎?筆者認為這樣做不是在講評試卷,而是為了完成解題任務而已。針對此種現象,教師應在講評前從各個視角弄透每一題,切不可讓參考答案所左右。教師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自己的講評更有效。
(三)思維定式固步自封
講評試卷的重點一般是學生在試卷上反映出來的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對個別學生的新異解法中的合理性很少作過研究,只是憑借經驗主義不加思考的給與否定,結果使學生的創造性得不到應有的提高。反之教師若能仔細發現其中的合理成份,并對學生的解法予以肯定和指導,則可能會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
(四)就題論題忽視提煉
講評試卷并不是只要教師將試卷中學生不會的題及學生做錯的題講一遍就算講解完了,重要的是想以試卷中學生所反映的問題為載體去尋求一類問題的解題方法,到達以不變應萬變的目的。有些教師在講評試卷時就題論題,根本不去對解題方法進行總結與提煉,殊不知學生雖然暫時感覺“懂了”,但是一段時間后不少學生仍然不會做,更談不上解題方法的遷移了。出現這種“似懂非懂”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在講評試卷時只是“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即教師只是給學生解題,而沒有評的因素,結果學生對于解題的突破口不了解,這樣評講當然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四、結束語
總之,試卷講評課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反饋和總結。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臺,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要給學生表述思維過程的機會,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機會,允許學生對試題“評價”做出“反評價”。重視試卷的講評分析,從而真正達到以練促學,以評促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余勵.淺談小學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3,36
[2]譚若澤.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試卷講評的質效[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南縣龍王鄉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