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王歡
摘 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品牌及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藥品企業在社會責任的履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效果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當前,我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存在企業自律不足、政府監管缺位以及社會監管乏力三大問題,這極大的抑制了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實效性。文章提出要建立以企業自律為前提、以政府監管為基礎、以協會引導為輔助、以社會監督為補充的“四位一體”的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以期提升我國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四位一體
一、前言
在現代社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品牌及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顯著標志,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實現自我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基礎。當前,我國藥品企業在社會責任的履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效果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2013年度172家藥品上市企業的捐助金額總額達3.7億元人民幣,其中前30強藥品企業的捐助金額占了一半以上,達55%。但同時,2013年我國藥品企業平均捐助收入比只有0.16%,而社會捐助率僅為3.3%,且藥品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實效性偏低。我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水平較低凸顯出我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管機制存在問題。因此,研究我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的制度漏洞,探求一套符合我國國情、企情、民情的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對提高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與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存在的問題
1.藥品企業自律不足,藥品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度低。藥品企業對其應擔負的社會責任認知度低的關鍵原因是藥品企業自律不足。近年來,我國的藥品企業發展勢頭異常迅猛,在為國家的健康事業提供藥品保障的同時,還為社會增加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然而,在我國藥品行業迅速發展的背后,不少藥品企業卻被社會指責“過于關注賺取利潤而忽視企業的社會責任”,內部管理混亂、生產記錄造假和落實產品質量管理規范不嚴格,近年來頻繁的藥害事件就是例證。藥品企業之所以過分追求經濟利潤,核心原因還是藥品企業自律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藥品行業的特殊性,從而沒有有效的規則資本對利潤的極限追求,最終導致產品質量低劣、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層出不窮。
2.政府部門監管缺位,藥品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度低。政府部門對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監管缺位是造成藥品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實效性偏低的重要因素。企業作為經濟單元,追求利潤是其本質屬性。當前,政府在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沒有起到主導作用,這必然助長企業社會責任感缺失。首先,相關政府部門沒有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對藥品企業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加以明確,導致藥品企業時常回避企業責任;其次,相關政府部門也未對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并依據其效果進行合理的獎懲,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激勵約束價值沒有形成;再者,當前政府對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監管普遍側重與產品安全,而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和職工權益維護等方面出現滯后。
3.社會主體監督乏力,藥品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實效性差。社會主體監督是促使藥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保障。通常來說,社會力量對藥品企業的監督分為三個部分,具體包括:第一,以醫藥行業協會為核心的行業自律組織;第二,以新聞媒體為核心的社會輿論主體;第三,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個體監督者。橫向來看,目前三個主體對藥品企業的監督都是零散化、局部化、單一化的,沒有形成一個有組織、分層次、講實效的整體性社會力量監督框架。醫藥行業協會的監督力量較強,但往往監督的積極性較大;新聞媒體的監督實效較好,但往往是藥害事件之后通過曝光來實行監督,其滯后性明顯;消費者的個體監督力量較小,往往不具備積極性和可行性。由于社會監督力量的乏力,進一步降低了部分不良藥品企業回避社會責任的文責風險,甚至有個別企業通過虛假宣傳其承擔社會責任來宣傳自己的產品。
三、建立新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的對策
企業作為經濟單元,理應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企業作為社會單元,更應承擔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從國際企業發展的大趨勢看,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的建立是大勢所趨,我國藥品企業必須強化自身的自律能力,確立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切實履行自身對社會負有的責任與義務。
藥品企業要清醒的認識到愿擔責才有品牌,敢擔責才有競爭力,勇擔責才能實現自身與社會的和諧共贏。當然,提升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社會各個主體的共同努力。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企情,要想形成一個有序、高效、可持續的新型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必須以藥品企業自律為前提,確立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以政府部門監管為基礎,提高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以行業協會引導為輔助,強化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以社會力量監督為補充,維持藥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藥品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的實效性和時效性。
參考文獻:
[1]徐東佳,趙迎歡.發達國家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及啟示[J].中國藥房,2012,(09).
[2]朱錦程.政府、企業與社會三者關系中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J].社會科學戰線,2007,(01).
[3]李潔.我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及其履行機制探討[J].上海醫藥,2010,(04).
[4]林賢豐,肖冬冬,劉文悅,劉嬋娟.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分析及模型重建[J].醫學與社會,2011,(07).
[5]賀端湜.實踐科學監管理念醫藥企業要切實負起社會責任[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07,(03).
[6]申俊龍,湯少梁,倪杰,沈愛琴.基于委托代理的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激勵研究[J].預測,2011,(03).
作者簡介:劉穎(1992.11- ),女,漢族,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學淮河臨床學院,2011級本科生,臨床醫學專業;王歡(1991.02- ),男,漢族,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學淮河臨床學院,2011級本科生,臨床醫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