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星君
衡量代表建議辦理質量,最直接的標準是看代表建議是否被采納,落實情況如何。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量,不能光靠辦理部門自覺落實,還要改進代表建議督辦方式。本文試圖立足于政府部門辦理代表建議的工作實踐,探討代表建議督辦工作面臨的全新形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改進代表建議督辦方式的對策建議。
新形勢對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提出新要求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在微博發出“我的車,我做主”的聲音,向會議提交了關于取消小汽車強制年檢的建議,迅速成為微博熱門話題,引起了廣大車主和網友的強烈反響。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出臺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新措施,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明確公安、質監等政府部門不得開辦車檢機構,已開辦的9月底前必須徹底脫鉤;自9月1日起,試行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檢;不得指定檢驗機構,推動機動車異地年檢等系列內容。
這一件代表建議的及時落實,有效樹立了人大工作的良好形象,讓廣大群眾直觀地看到代表建議推動政府工作的實際作用,真真切切地領會到代表建議是反映人民群眾意見和訴求的重要渠道,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的重要形式。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代表建議辦理和督辦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這種新形勢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隨著新媒體、微媒體的興起,匯聚社情民意的方式越來越簡單、直接、高效,明星代表隨時隨地就可以在個人微博等網絡載體上了解和收集到最新、最原始的社情民意,甚至發起即時專題討論或者在線統計調查。二是群眾主動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熱情日益提高,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不斷增強,也傾向于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訴求。三是群眾高度關注環境治理、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府事務,對人大工作、政府工作的期望越來越高。
社會形勢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大代表與群眾的聯系更密切,代表建議更“接地氣”、更受關注。如果仍然沿襲老辦法和舊模式開展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恐怕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因此,各級人大的代表建議督辦單位應與時俱進,認真分析當前存在問題,創新和改進方式方法,不斷加強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推動代表建議落到實處,真正辦出群眾滿意的效果。
政府部門辦理代表建議的主要問題
從辦理代表建議的實踐看,政府系統各部門在辦理代表建議中存在的問題有一定共性,主要如下:
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嚴肅性,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待進一步加強,甚至存在提建議就是“找茬”的錯誤觀念,缺乏認真辦理代表建議的動力。這些思想認識在行動上表現為重滿意率,輕落實率;表面功夫做得足,沖鋒號角吹得響,卻不一定真抓實干;遇到職能交叉的一律往外推;遇到難以落實的一味找客觀原因,等等。個別經辦人員態度不端正,并沒有將辦理代表建議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機會,而是將其看成業務之外的負擔,只求敷衍了事,為辦理而辦理。倘若遇到領銜代表在《征求意見表》上給出“不滿意”的反饋意見,有的經辦人員不是將主要精力放在落實建議上,而是花心思直接對代表軟磨硬泡,或找關系間接說情,最后領銜代表只能“被滿意”。
辦理過程流于形式。有的部門圖簡單省事,搞文來文往,習慣背對背答復,懶得面對面溝通,只在書面答復中用冷冰冰的三言兩語或者官話套話空話敷衍了事。有的部門能夠通過電話訪談、座談會和現場調研等方式與人大代表溝通了解情況,但個別溝通的初衷僅限于被動完成“百分百溝通”等工作要求,目的在于表態、強調困難和說服代表,尋求“理解”和“支持”。這類溝通是花架子工程,對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不大,以至于有些代表建議連續提了幾年以后得到的回復仍然是“一直在努力”。
政府部門與人大代表之間信息不對稱。有的經辦人員在辦理代表建議時會有一個疑問,即有些工作已經完成,或者早已有工作計劃并且正在實施,為什么人大代表還要提出來,甚至連續多年就同一件事情反復提出來?實際上,這是因為人大代表不知道政府部門某些工作是否做了,怎樣做的,效果如何,以及下一步打算如何,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的部門開展信息公開工作不到位,沒有利用公開方式讓人大代表接收到足夠信息,從而在兩者之間形成溝通的壁壘,增加了人大代表收集有關信息的工作量,增加了建議辦理部門的行政成本,也無形中造成政府部門經辦人員辦理代表建議時的不耐煩心理。
改進督辦工作方式的建議
多年來,全國各級人大的代表建議督辦單位不斷創新督辦手段,保障了代表建議辦理效果。尤其是廣東省選舉聯絡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通過“回頭看”活動、建立重點建議督辦制度、召開辦理進度通報會等多種形式,推動代表建議督辦工作不斷前進。
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針對政府部門辦理代表建議存在的主要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代表建議督辦方式:
建立完善明察暗訪機制。明察,即推行開放式辦理,充分運用數字廣播、桌面視窗、手機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微媒體,搭建人大代表、辦理部門和社會公眾的交流互動平臺,及時讓社會公眾廣泛參與、討論和監督代表建議的辦理過程和結果。暗訪,即組織人大工作人員、人大代表和公眾代表采取模擬辦事、電話咨詢和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圍繞代表建議提出的內容,有計劃地進行暗訪,動態跟蹤建議落實情況,撰寫暗訪報告并反饋給辦理部門。
督促與代表建議相關的政府信息公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與代表建議相關的政府信息公開主要包括行政權力運行信息、財政資金信息、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共服務信息和公共監管信息等。各級人大的代表建議督辦單位可在每年人代會后逐件梳理代表建議涉及的政府信息,整理列出一個與代表建議相關的清單(或指南、目錄),督促提醒政府各部門按照清單落實相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此項工作的第一步,應要求各政府部門在本部門網站上公開每年辦理代表建議情況的總結報告。
建立指標體系,評價代表建議辦理結果。要構建一套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分別對地方政府和政府職能部門設計不同的指標和權重,根據評價指標體系來開展代表建議辦理評價工作,并建議政府將評價結果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參考。
做好重點督辦工作。要圍繞國家和省的中心工作,每年將一批意見比較集中、反映社會熱點難點的代表建議納入重點督辦工作范圍,列入當年常委會的監督工作內容,專門安排集中視察、專題調研等督辦工作。將上一年度領銜代表連續反饋兩次“不滿意”意見的代表建議,自動列為下一年度的重點督辦建議。
(作者單位:廣東省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