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想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與三維目標相結合,實施有效教學策略,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本文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究,以期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一些理論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 ?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倡導有效教學,即要求教師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盡可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但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雖然教師大都在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卻未能理解透徹新課程理念,導致課堂教學表面看似熱鬧,實則低效化、無效化情況嚴重。那么,教師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呢?多年來筆者反復探索、實踐,總結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否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保持長久,是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的關鍵。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巧設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堂成功的英語課,離不開一個好的開端,生動、新穎的導入猶如一段引人入勝的前奏,為整首樂曲定下基調,帶我們走進英語的殿堂!小學英語教學中導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選擇,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需要注意的是,課堂導入要有針對性、思考性、趣味性,避免為導入而導入。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有在生動、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思想的能力。那么,教師要如何創設生動、真實的教學情境呢?教師在教學中不可能將真實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可以聯系生活,模擬真實情境,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的語言環境,這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如在教授go shopping一課時,我聯系生活,創設了一個真實的購物情境:在桌子上放了一些物品,給了學生一個購物筐,讓學生自己詢問價格去交易。這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很多實用句型。
當然,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游戲激趣、故事激趣、懸念激趣、音樂激趣等,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選擇,抓住時機,選準切入點,這樣才能真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成功的教學依賴于真誠的理解和彼此信任,依賴于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自身角色,變課堂、學生控制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首先,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合作者等,這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以重視。其次,教師要學會關愛學生。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我們要熱愛每一位學生,用愛心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英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火花,并且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火花形成燎原之勢。再次,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地位不存在高低之分,我們應尊重學生,靜下心來傾聽他們的心聲,建立師生溝通的綠色通道,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幫、樂學善學。最后,教師要學會寬容學生。學生不可能不犯錯,即便是優秀生,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會犯錯,教師應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學會諒解學生,并幫助他們分析錯誤,及時改正錯誤,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這樣,做到上述幾點,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敢于發言、提問,課堂活躍了,就能實現有效教學。
三、合理選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利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來滿堂灌,既費時,又受空間的限制,學生學到的知識很有限,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解決了這一難題。多媒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具有直觀性強、容量大、傳輸速度快的特點,將其用于英語教學,有助于優化教學過程,變抽象為具體,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此,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小學生的直觀思維強于抽象思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直觀地掌握所學知識。如在教學顏色類單詞時,除了使用最原始的圖畫卡片向學生展示顏色的種類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加強學生的印象:聽音填色——根據聽到的單詞填上相應的顏色;看卡通回答問題——仔細觀察影片中主人翁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或影片中出現的物體顏色等。這些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小練習,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氛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多媒體教學跟傳統的英語教學相比,聽覺、視覺效果都要好,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忽略了課本教學內容,而應針對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將電教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互相補充,使電教媒體充分發揮功能與優勢,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學習與研究,不斷探索與完善,不斷創新與總結,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選擇,就一定能使小學英語教學更上一層樓,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嚴玲.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教研版,2011(4).
[2]趙艷.小學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4).
[3]王強英.淺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1).
[4]萬俊.優化小學英語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J].新課程:中,2011(5).
[5]張雪燕.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2(96).
[6]孫景俊.淺談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才智,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