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婷
(睢寧縣慶安小學,江蘇 睢寧 221246)
因材施教方能彰顯個性
——個性化作業設計別忘了文本
陳曉婷
(睢寧縣慶安小學,江蘇 睢寧 221246)
個性化作業設計不僅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和能力,還要考慮到文本的特點,從而設計出數量、要求和形式各不相同的作業。本文主要根據不同文本特點,通過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編一編、賽一賽等不同渠道,完成作業的個性化設計,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效果非常好。
文本 個性化作業 因材施教
個性,也稱人格,指一個人先天遺傳和后天在一定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個性綜合特征,是一個人區別于其他人的獨特之處。學生是一個個獨具個性的活體,表現在他們身上就是:有的學生在朗讀上表現突出,拿到手的文章不僅能很快讀得很熟練,而且感情豐富,語感好,很有震撼性;有的學生識記能力特棒,背誦課文很快,能過目不忘;有的學生擅長繪畫,可以根據特定文字,畫一畫……這是客觀存在的,以上說的主要是學生的個性。不僅學生有個性,文本也有個性。有的文章利于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有的利于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有的在結構上有一定的技巧,利于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在教材編寫上存在一定的個性化,要求教師設計作業的時候,兼顧到不同層面,設計出個性化作業。個性化作業設計指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和能力,不同文本、設計的內容,數量、要求和形式各不相同的作業。
畫一畫這種作業設計特別適合一些古詩。古詩大多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美。如一些描寫季節性的古詩《游園不值》、《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對古詩教學在學生充分理解背誦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意境,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請你用最適合你的方法表達你對這首詩的理解。擅長美術的同學,課后就用優美的線條、鮮艷的顏色勾勒文本,畫得栩栩如生。畫的過程也是學生對古詩的又一次深入理解的過程,感興趣的學生還會配上詩歌,這樣學生不就會默寫了嗎?我相信他們的字一定寫得很漂亮。這樣的教學才有“詩味”。當然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樣表達能力特別強的學生就可以大顯身手了。當然不僅古詩可以,優美的散文也可以,如教學《望月》時,教學第二自然節: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著它的清輝。月光灑落在長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著、起伏著。月光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本段語言優美,很有詩意。教學“剪影”時學生不理解,我讓學生給這些文字配插圖,經過這樣教學,學生的興趣濃厚了,愛畫畫的同學拿起筆三兩下就勾勒出了它的輪廓,這樣水到渠成,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剪影”,就是指這些景物的輪廓。
教學中有一些篇目如 《讓我們蕩起雙槳》、《快樂的節日》、《長江之歌》等,就是一首歌,歌詞語言凝練優美,所以被引進課本。在教學這樣的文本時放手讓學生唱,唱歌本來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學生學起來輕松,心情也愉悅。這樣的課學生當然想上,這樣的作業學生一定完成得特別棒,甚至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找來伴奏帶反復練習,這個過程使學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歌會唱了,歌詞自然就會背誦了,還受到美的熏陶,何樂而不為?不僅現代歌詞可以唱,古時候的宋詞更可以唱如蘇軾的《水調歌頭》、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李清照的《一剪梅》等。這些詞寫得多美,會唱,能唱好才是最重要的。每每教學這樣的篇目,我就會下載一些音樂伴奏和學生一起唱,學生學起來多輕松。課堂上唱不夠課后還唱,布置這樣的作業,不須檢查學生一定能高標準完成。學生各種能力得到提高,還有不想學的嗎?
布置作業讓學生演一演,特別適合低年級孩子,還有故事性很強的文本。如一些低年級的童話《狐貍和烏鴉》等和故事性強的《螳螂捕蟬》、劇本《負荊請罪》等。像這些文本,在教學時或教學后布置相應作業讓學生演一演,學生一定樂意接受。同時這些過程還是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再度理解文本,甚至高于文本的過程,比教師講無數遍都有效。教學《嫦娥奔月》: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藥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后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藥叫出來。嫦娥心里想,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人嗎?于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藥,就翻箱倒柜,四處尋找。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
教學這一片段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師:請同學們自主先學第5自然段,把你體會到的寫下來。(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師:誰愿意把你讀懂的、體會到的告訴同學們。(全班交流)生:從“一心”“假裝生病”可見逢蒙這個壞家伙對仙藥已是蓄謀已久了。生:從“迫不及待”“闖”可見逢蒙對得到這仙藥的心情是多么急切。生:從嫦娥的心理活動可見她很善良,心里想的是老百姓。師:“周旋”一詞是什么意思。生:(與敵)較量,相機進退。師:這是工具書的解釋,你能想象出他們周旋的場面嗎?請討論討論。(學生興奮激動)
師:現在誰能幫助老師再現那機智、激烈的周旋場面。而后指名學生表演、點評。
兩生互相討論,并推薦一組上臺表演。相當精彩,在學生表演過程中,無論是看的同學、點評的同學,還是上面表演的同學,都理解了“周旋”這個詞的意思,在交流過程中理解得更深。
編一編包括對寓言故事的續編和對古詩的改變,或者把優美的現代文改寫為古詩。對童話、寓言故事的續寫如《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是小學二年級時候學的,在四年級的口語交際中又一次出現,我就組織學生續編。師:同學們《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你們都學過,現在誰能講給我聽聽,請你們在小組內練習。師:說也巧這天烏鴉又得到一塊肉,又遇到一只出來覓食的狐貍,他們之間又發生什么事呢?生:烏鴉又上當了!生:烏鴉沒有上當。生:狐貍受到了懲罰。師:不錯,有這三種可能。那它為什么上當,或者為什么沒上當呢?你能編一編嗎?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想象力,同時語言文字得到訓練。課后讀學生編寫的童話,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因為編寫的都合乎情理,故事也非常完整,故事性很強。不僅故事結局不同,即烏鴉又上當了,烏鴉沒有上當,狐貍受到了懲罰,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且習作語言很優美,形象動聽。在這次習作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得到了提高。批改這樣的作文,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孩子也很棒,也能寫出優秀的童話,甚至你會發現他們不比作者差,很有自豪感。
老師總是讓學生抄寫生字詞。每次都是3遍、5遍,甚至更多。但發現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不但質量不高,而且許多孩子感到厭煩,根本不寫。對此教師沒辦法提高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能力,但生字詞這樣基礎性的東西,每次考試必考。我就布置學生每周準備一個單元,可以寫一遍也可以不寫,但保證周一聽寫的時候,都要考到95分以上。這樣學生每次積極對待,周一聽寫并組織批改,形成各小組之間的你追我趕,學習氛圍非常濃厚。不僅如此,每周一首古詩背誦、一篇周記,都要組織學生背誦,讓學生讀一讀,找出優秀的日記,我們共同賞析,而且小組內互評給他們加星。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多想想我的孩子,多想想文本即編者的意圖,這樣站在不同層面上,多角度考慮并布置個性化作業。這樣將近一個學期,發現不僅學生中不做作業的現象沒有了,甚至杜絕了,而且學生樂于做這樣的作業,每個學生的不同潛能也得以挖掘,樂于表現自己。這樣的作業才是教師、編者、學生等最想要的作業,才是真正的個性化作業。只要我們因材——文本、學生施教,學生的個性才能得以彰顯,這樣完成的作業才有意義。
[1]于海艷.追求本真放飛個性——談新理念下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學[J].小學時代(教師),2011(10).
[2]吳吉祥.潛心會文讀出個性體驗——關于小學語文朗讀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3(05).
[3]李湘蓉.深度解讀個性教學——記長沙市開福區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師徒同臺秀”同課異構活動[J].教師,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