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構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思考
姜娜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在新的歷史時期,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具有時代必然性。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著內容不夠新穎,手段過于單一,以及制度缺乏科學性等問題。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我國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提高高校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在轉變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創新高校教學管理的制度,以及構建科學的高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等三個方面作出努力。
高校 教育管理制度 創新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等領域均實現了較快的發展,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于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研究思考構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問題,不斷推進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
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性不夠,存在著內容不夠新穎,手段過于單一,以及制度缺乏科學性等三方面的問題,不能滿足我國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
(一)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內容不夠新穎
內容不夠新穎是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主要問題之一。受歷史原因影響,建國初期,我國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借鑒的是蘇聯模式,帶有非常濃重的計劃經濟色彩,在當時對于迅速恢復混亂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已經落后于時代,與高校教育的快速發展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僅僅停留在根據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個性特點,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重心發生錯位,干部選拔任用不夠科學,薪酬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尚未形成一套具有全面性、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的管理制度。陳舊的管理制度阻礙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高校教育管理的作用不易有效發揮。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手段過于單一
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相比,可以發現,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另一問題就是方法手段過于傳統單一,處于探索與調整的階段。在西方國家,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已經從現代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中吸收借鑒了相關理論,大大改進豐富了管理的方法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當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比較滯后,過分強調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所采用的管理方法手段比較單一,未能與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現代學科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有效結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不同教師和學生群體的獨特特點,忽略了不同群體間的溝通交流,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顯得呆板,最終影響了為高校教學活動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科學性
缺乏科學性是影響制約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創新的關鍵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進程中,我國高校教育體制實現了很大程度的改進完善,促使著我國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從過去的“行政命令型”向“服務引導型”轉化。然而,縱觀最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進完善的力度仍然不夠,實際的管理工作實踐為了管理而管理,缺乏明確的指導原則和管理理念,缺乏科學性、系統性。有時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顯示出“高校管理”的特色和與眾不同,未能真正體現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質和精髓。這種制度規范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顯得低效,與時代發展對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影響了發揮高校教育管理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作用。
在新的歷史機遇期,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推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的臺階,意義重大。鑒于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某些問題,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就顯得極為重要,它是我國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是提高高校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一)我國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今天,我國高校教育制度改革正在大踏步地前進。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我國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是歷史發展的迫切要求。在全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當前社會的價值觀念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特點。受此影響,一些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偏離主流,我們與西方國家爭奪青年一代的形勢更加嚴峻,競爭更加激烈,給當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不斷創新教育管理制度,改進教育管理工作,實現自我的完善與更新。為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國內外的新形勢新挑戰,準確把脈高校自身發展的問題,緊緊抓住各種發展的機遇和條件,積極探索富有創新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不斷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二)高校實現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水平是高校建設水平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創新教育管理制度是高校實現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從上文可知,當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還存在著一些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高校建設的順利推進,降低了高校的競爭力,影響了社會口碑,不利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為此,為了打造高水平的、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求相吻合的現代化大學,必須持續地推進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構建一套科學的、完整的、系統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體系。同時,在廣泛征求廣大教師和學生群體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借鑒采用綜合性、靈活性的評價方式體系。唯有如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式的發展,不斷滿足高校教育管理實踐中的各種需要。
(三)提高高校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競爭的全球化,高校之間的競爭也不例外,這就對高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具體而言,高校之間的競爭面臨著國內和國外兩方面的巨大壓力。就國內情況而言,受我國長期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我國的生源數量在逐年下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國家支持扶持職業教育、民辦教育政策的陸續出臺,我國高校的數量有逐年增多的趨勢。這種反差導致國內各大高校爭奪優質生源的競爭走向白熱化。激烈競爭迫使我國的高校要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而教育管理制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為此,如何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的競爭力,是高校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面對當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嚴峻形勢,積極探索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路徑,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具體來說,要在轉變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創新高校教學管理的制度,以及構建科學的高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等三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轉變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
理念指導行為,理念決定行為。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首要的就是要改進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改進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對高校教育功能進行準確定位。為此,高校應該學習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全面考慮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特征,努力為學生和教師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學習氛圍,充分挖掘不同特點學生的潛在才華,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綜合型的十字型人才。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層必須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明確理念,確定科學的管理方法,把教育管理理論與具體的工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盡快構建一套科學有效的高校教育管理機制。
(二)創新高校教學管理的制度
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是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內容。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離不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創新,這種教學管理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對各種高校教學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化管理,具體來說,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即在校、院、系三個層級中合理分權,擴大院系的權力范圍,推進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序化、透明化、科學化。二是創新績效管理辦法,即在“優勝劣汰”原則的指導下,積極推進各種學術研究活動的開展,切實提高高校教師群體的質量與水平。三是把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與社會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以“滿足社會需求”為指導原則,逐步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教育機制。
(三)構建科學有效的高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管理學理論認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是提升組織管理水平的根本前提。因此,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另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構建科學有效的高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這是切實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基本保障。因此,高校應該盡快構建科學有效的高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從根本上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為此,高校應該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全方位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充分激發高校教師隊伍的教學積極性及學生群體的學習主動性。
[1]徐維.構建高校現代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3).
[2]唐建華.高校現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7).
[3]張伏力.構建高校現代教育管理制度的新型探索[J].前沿,2014,(5).
[4]李建紅,周穎.切實加強高校網絡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和建議[J].教書育人,2005,(32).
[5]朱容皋.現代高校管理研究[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7.
[6]崔亞軍,王榮編.高校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M].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