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梅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利用微博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史建梅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微博成為信息高地之后,正在無形中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爭奪話語權。在新的媒介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本文對微博新媒體環境下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探索,意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領主陣地,弘揚主旋律,培養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取向。
微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思考新媒體造成的新“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制定相應策略,對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育人為本”工作方針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積極應對新媒體,建構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教育好學生,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作為新媒體之一的微博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式,有助于了解大學生的真實想法,進行網絡輿情分析,透視高校青年群體思想行為特點,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所以必須重視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新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也稱為數字化新媒體。當代大學生生活在科技的時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新媒體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無線網絡的全覆蓋,智能手機的急速發展,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使用可以說是每時每刻。新媒體已經對大學生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種基于web2.0的網絡平臺,用戶可以通過登錄網站、手機短信、QQ、飛信等多種途徑及時閱覽、更新并公開發布博客。自2006年誕生以來,微博以其即時性、便捷性、原創性、互動性等獨特的功能特點,滿足青年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社會交往的需要,深受青年人的青睞。當前,因為新媒體的發展,當代大學生可謂是“一機(智能手機)在手,時刻微博”。根據筆者前期的調研發現,目前大學生的多數業余時間、碎片時間用來瀏覽微博、貼吧等。微博已經深刻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心理與行為方式。
3.1 思想觀念上重視微博的載體作用。
微博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載體,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產生著日益廣泛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既不能對它們視而不見,又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采用“堵”的方式,而要善加引導利用,充分發揮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事實上,不論何種新媒體,其本質都是一種承載信息的載體,它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其本身對于社會發展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所以,我們要用好微博這一新載體,借助其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使其發揮正面作用,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強化教育效果,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朝著積極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3.2 主體協同構建全方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在微博空間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體更泛化,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專職思政工作者的應負之責,高校各部門及全體教育工作者也都是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大學生對學校各職能部門微博、各級領導微博、班主任微博和輔導員微博也有期待。因此,應盡快建立班主任微博、輔導員微博、專業教師微博、教學部門微博、服務與管理部門微博、各級領導微博、學校官方微博,同時建立包括班級微博、社團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特色微博等在內的微博體系,并進行相互關注鏈接,形成大學生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協同。
3.3 組建專業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媒介素養和應用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是切實落實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人員保證和組織保證。組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要注意培養他們緊跟時代步伐,運用微博發布信息、運用多媒體、發起討論、關注學生、與學生互動等基本的微博使用的技術和技巧;培養他們運用微博的語言方法技巧,既要保證微博中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高校教學規劃的相關表述準確規范,又要適當運用微博的親切幽默的語言表達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掌握微博話語權,正確引導校園的微博輿論。
3.4 加強微博輿論陣地建設,掌控輿論話語權。
微博的出現雖然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暢通的信息渠道和交流平臺,但其話語權的下放和把關人的缺失往往會導致各種復雜的輿論甚至謠言,極易混淆大學生的視聽。所以,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掌控輿論的話語權。
3.4.1 加強內容建設,以主流意識形態對大學生進行引導。
微博是一種綜合了視頻、文字、圖片、動畫、音像、超鏈接等多種形式傳遞信息的新媒體社交工具,對大學生進行三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以多種形象生動的方式表現出來。針對不同的事件和宣傳內容,可以通過不同的表達形式和感情進行敘述,比如對社會新聞熱點進行評論時,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對觀點進行敘述,發起大家的討論,自由言論;在三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可以利用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還可以結合具有感染力的視頻或者動畫表現出來,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涵蓋的內容廣,要挖掘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增強高校教育微博的吸引力,真正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4.2 設立專門的信息板塊發布權威信息,提供咨詢服務。
雖然微博在信息傳播的及時性、互動性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也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為微博上各種言論魚龍混雜,有害信息虛假信息肆意泛濫,一時難以辨別真偽,尤其是對大學生來說,極易受到不良影響。高校應該抓住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特別是難以辨別真偽引發學生討論的一些問題,積極查閱相關的權威網站,弄清楚消息的真實性,在微博上開辟專門的信息版塊,及時發布權威消息,澄清那些虛假信息和謠言,安定學生的思想,防止錯誤思想觀念在學生中的蔓延。同時,還要提供咨詢服務,解答學生的困惑和問題。這樣不僅能提升高校微博的可信度和權威性,掌握輿論話語權,讓更多的學生愿意關注高校微博,收聽、評論、轉發高校發布的一些好的微博,甚至是積極參與到高校倡導的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中,而且能通過學生的互動了解其思想狀況,使得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3.4.3 培養微博意見領袖,發揮名人效應。
意見領袖就是在人際網絡傳播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同時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在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或過濾的作用,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意見領袖”在人群中比較活躍,不僅接觸媒介多,知道的媒介內容也多,把所知的東西“流”向“人群中不太活躍的部分”,在決策上對這些“不太活躍者”產生影響。意見領袖具有極大的輿論導向力量,不僅可以改變網絡中大眾關注的焦點,還可以影響輿論的走向。高校微博可以通過培養意見領袖,發揮名人效應,引導校園輿論的走向,讓學生在產生興趣的同時還能思考問題,受到一定的啟發。在傳統媒介社會,意見領袖往往出自大學教師群體,因為他們是社會的高知群體。然而在新媒體時代,意見領袖已經不再局限于這個群體,但是對于高校而言,教師這個群體仍然是發揮意見領袖作用的有效群體,因此,要多多鼓勵高校教師利用微博,培養教師中的微博意見領袖,發揮名師的指導作用。同時,學生是使用網絡的主要群體,高校中的學生意見領袖是網絡生態系統的“主導力量”,是引導正確和積極網絡輿論的關鍵性因素。培養學生中的意見領袖,都是同輩群體,會更容易影響校園輿論。高校可以邀請學生中有能力有影響力的優秀學生與社會知名人士時常就熱點話題展開探討,并積極在微博上與大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培養微博意見領袖,發揮名人效應。同時還要培養意見領袖的素養,使之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通過培養這些意見領袖,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理性地看待問題,發揮輿論導向作用,掌握輿論話語權。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微博作為網絡新媒體,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并學會借助微博這個工具,最大限度地發揮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1]王雪婷.高校微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11):130-132.
[2]劉祖清,何平.借助微博拓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9(7):205-207.
[3]張國茹,卜忠政.加強大學生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6):27-28.
[4]余歡歡.淺談微博在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德育,2011(12):14-15.
[5]蔡永海,陳哲.微博式交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強化 [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6(2):150-153.
[6]曹燕宇.微博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2(11):48-51.
[7]蘇永華.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現代交際,2012(346):148-150.
[8]繆宏兵.微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科技視界,2012(8):96-97.
本文為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院級課題“以微博為抓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究”(編號:JSSYXY201306)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