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積芳
摘 要:小學階段是系統(tǒng)地學習語言的肇始階段,教師不僅要引導小學生掌握字詞句等基礎(chǔ)知識,還要啟發(fā)他們通過閱讀和表達來體味語言,以期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體味;語言;表達
語文是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小學階段是系統(tǒng)地學習語言的肇始階段。小學時期學生多是形象認識為主,面對靈活多變的語言知識,我們不應該沿襲照本宣科的理論說教,一定要注意以契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的方式來啟發(fā)他們在掌握基本字詞句的同時通過閱讀、理解體味語言與情感表達,全面提升聽說讀寫等語文素養(yǎng)。于是,我結(jié)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分析兩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體味與表達。
一、立足語文教材,引導體味語感
小學生沒有閱讀基礎(chǔ),所以,立足語文教材切入語言初步體味是最佳選擇。所以,語文教學中我們不要盲目指導小學生去拓展閱讀,要先以教材為藍本指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技巧和體味語言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美麗的小興安嶺》時,筆者就借此文深入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描物狀景的技巧:筆者先讓大家認真閱讀,跟著作者的思路想象小興安嶺是怎樣的美麗富饒;然后再仔細品味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來表現(xiàn)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特點的,最后再讓大家有感情地朗讀來充分體會作者對小興安嶺的贊美之情……這樣以教材為藍本切入,讓學生掌握閱讀和體味語言的技巧,為學生在以后的課內(nèi)、課外閱讀中拓展語言知識奠定基礎(chǔ)。
二、注重語言輸出,巧設表達練習
口語表達和書面寫作都屬于語言輸出范疇,要想讓學生掌握語言技巧除了體味外還要練習表達,通過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才能系統(tǒng)體驗字詞句在語言表達中的運用技巧。具體操作中,我們可以通過孩子們比較容易掌握的口語表達切入到書面寫作,進一步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實際上提高寫作能力,不僅要學生多寫多練,更需要通過口語訓練提升學生對語言和邏輯的駕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強就能輕松準確地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針對寫作要求,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容易的口語表達,然后啟發(fā)他們進行整理和歸納,學生情動而辭發(fā),最終落筆生花,將自己所見、所感訴諸筆端。
總之,學習語文就是要學生體味語言的運用技巧,掌握基本的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整合教學內(nèi)容,以教材為藍本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體味語言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再通過表達訓練讓學生在體驗中生成語言運用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