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婷婷
摘 要:漢字文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自從有了漢字,就有了漢字的教學,而漢字的教學工具也在不斷地變遷。從古代的戒尺到近代的粉筆加黑板,再到嘗試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融入課堂教學中,可見我國的教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著。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識字是低年級的重點,它可以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可見,識字寫字在語文的學習與運用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怎樣讓學生能主動地、高效地、大量地識字寫字,相信這是許多語文教師都在探究的問題。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對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有了初步的認識。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識字寫字;基本特點
一、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識字寫字教學現狀的分析
當今社會是一個網絡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已經逐步融入各個領域,可見信息全球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無處不在。在各行各業都努力順應時代大潮的同時,教育行業也不例外。隨著新課改的步步推進,我國的教育體制和體系在不斷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各種弊端也日益顯現。現代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的教學設備來輔助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問題得以真正實現,不僅提高課堂效率,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可劃分為現代信息技術為主和現代信息技術為輔兩種類型。
第一種主要指的是遠程教育,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實時交互或者是非實時交互進行教學和溝通,主要是對異地學生的培養。基于硬件設施的不完善,此類型的遠程教育模式在我國中小學中運用的較少。
第二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輔的類型主要就是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的基礎上,將電腦、網絡、多媒體等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輔助手段,補充和完善整個課堂教學。此種類型在實際應用中較為廣泛。具體到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漢字與生動的圖畫,甚至動畫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效果。
二、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識字寫字教學的基本特點
1.豐富的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手段讓學生苦不堪言,扼制了他們的想象力,磨滅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雖然制造出大量的考試機器,但是卻很難使他們在現代社會中立足。而現代信息技術的識字寫字摒棄了傳統教學粉筆、黑板加教鞭的模式,充分考慮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活潑好動、容易被畫面和聲音所吸引的特點,將圖片、動畫等豐富的學習資源搬進了課堂教學。
例如,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二冊《識字3》,這一課是“舟”等六個現代漢字的“演變表”,雖然課本以原圖、象形字、現代漢字的編排形式展現出來,但讓人感覺過于刻板,不利于學生理解。于是我在網絡上搜索了大量的材料,最終找到了一個關于象形字演變的動畫,用簡單線條將一個個象形字串起來,變成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不僅有本課的生字,也有一些其他簡單的漢字作為拓展。在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這個視頻,學生的目光瞬間被吸引到大屏幕上,而且隨著象形字線條的變換,不由自主地喊出了對應的現代漢字,課堂氣氛非常熱烈。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應他們的強烈要求,這個關于象形字的視頻我播放了三遍,幾分鐘下來,學生對原圖、象形字、現代漢字之間的關系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整堂課的學習效果非常好。
可見,識字寫字教學時,如果有現代信息技術的依托,創造良好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被激活,會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2.有針對性的教學
中國的漢字數量非常大,不免會有些形近字容易造成識記和書寫錯誤。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在漢字的學習上只記得個大概,對細節不夠注意,容易寫錯字、別字。我曾經在教學漢字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多次強調每個漢字的細節,可是從聽寫的情況來看,還是收效甚微。于是我開始利用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將漢字的關鍵點或易錯的筆畫用其他顏色表示,必要時配上特效,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醒他們注意。
3.多向交流的實現
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充分顯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學”這么簡單的形式了,更多的是輔助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實時的課堂交流,形成多向交流。
例如,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二冊中的《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課生字,我就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在白板上首先展示了一只小猴,手上拎個籃子,準備去摘桃。他走到一棵桃樹下,看著滿樹的漢字,急得直抓頭。這時,我給學生提出要求:要想摘到桃,必須要正確認讀這些漢字并組詞,漢字才能變成桃。學生的情緒一下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要求幫助小猴解決問題。于是我邀請一位學生做小老師,他上講臺指定學生認讀生字并組詞,其余學生作評委。正確完成任務的同學,小老師就用教棒在白板上點一下對應的漢字,漢字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顆大桃子。短短的幾分鐘內,小猴摘得了所有的桃,而學生卻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本課的識字任務。整個過程,我幾乎扮演的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課堂交給了學生。
三、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識字寫字教學的一般模式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將課堂變成了一個靈動的空間,將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通過查閱資料并結合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了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識字寫字教學的一般模式。
1.激發興趣,在情境中感知
情境教學都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為學生學習新的內容而做鋪墊。因此,在情境導入和創設時一定要與學習目標和內容緊密聯系。讓學生通過摘蘋果,給漢字找朋友等游戲來復習鞏固前一節課的識字內容,以此過渡到新的學習。
2.先自學,后指導
識字寫字教學并不是教師一味地教,而是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在學習生字時,應先讓學生在家借助網絡資源自學新字,了解本課生字的音、形、義等。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對此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例如,遇到復雜的漢字,可以編記字口訣;遇到形近字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式來加以區分。
現在,每天的語文課必須要有至少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練字。教師可以利用一部分時間對漢字的間架結構和書寫方法加以指導,然后將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伴著優美的音樂,靜下心來認真書寫。教師在學生書寫過程中巡視指導,再選出優秀作業通過投影展現在大屏幕上,可增強學生對于練字的信心。
3.拓展閱讀,豐富漢字儲備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網絡來搜尋拓展閱讀的資料,盡量做到將教學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讓學生閱讀的時候不覺得過于枯燥無味。學習漢字的目的就是在于閱讀,而閱讀又能幫助學生認識漢字。
4.嘗試“打寫”,及時反饋
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總會說出令成年人都驚嘆的句子,但一讓他們將這些句子變成紙上的字,就非常困難。于是我提出讓學生擺脫鉛筆的束縛,先嘗試把自己想寫的內容說一遍,然后利用計算機將所說的話打出來,這不僅可以利用學生對電腦的興趣,為寫話做鋪墊,還可以鞏固漢語拼音。
四、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識字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環境有待改善
現代信息技術的硬件條件是進行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不同層次的學校,對于教學環境的建設也有很大的差別。重點學校的教學設施配備齊全,而普通學校和農村學校硬件設施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很難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教學。
2.避免不良內容的影響
網絡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不等于是“放任”學習。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弱,特別是網絡中的不健康信息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做好引導工作,避免學生利用網絡做與學習無關的活動。
總之,作為一個剛起步的教學模式,我僅僅是通過查閱資料和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對現代信息化環境下的識字寫字有一個粗淺的認識。隨著教育現代化的逐步發展,教學設備的不斷完備以及識字寫字教學經驗的豐富,我相信在現代信息化環境下的識字寫字教學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耿紅衛.網絡語文教育建構論[M].教學研究,2012.
[2]梁小華.小學語文網絡教學微探[J].教育技巧,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