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稚
【關鍵詞】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學;平等;參與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4—0112—01
初中生處于半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他們自尊心強、思想敏感、追求自由、可塑性強,在學習中除了對知識的渴求,還有情感、個性和價值觀的需要。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了解和把握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信、互助,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無疑將極大地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一、尊重學生
陶行知認為:教師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兒童觀和對待兒童的態度。他說,“要把我們擺在兒童之中,成為孩子當中的一員。”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泵總€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經濟情況、學習情況,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差異而區別對待,不然會大大減弱學生學習的興趣。
相反,教師應該用欣賞的態度對待學生,維護學生的尊嚴,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潛能。在平時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語氣柔和一點兒,態度和藹一點兒,微笑多一點兒,多跟學生親近一點兒,發揚民主,給所有學生提供公平的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讓學生主動參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币虼耍诮虒W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選擇空間和交流機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和動手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的過程,獲得教育和啟發。
例如,在講“認識新自我”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堂以“發現贊美”為主題的活動課,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先進行自我介紹,然后互相說出同學身上的優點和閃光之處。通過交流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我。
三、從實際出發
思想品德教材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所涉及到的問題包括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都是初中生生活中所必須要遇到的問題。因此,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也要源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日常生活,從生活中總結經驗,把課堂知識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如,在學習“相親相愛一家人”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翻看小時候的相冊,與父母合影,為父母做一次飯,在課堂上說出父母對自己影響最深刻的一句話或者一件事,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自己總結什么是家,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跟父母正確交往等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思想品德課貼近自己的生活,對生活有幫助和啟發作用。
四、增強教學吸引力
長期以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興趣不足,認為課程缺少吸引力,厭學現象嚴重。我認為,要想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吸引力,教師就不能拘泥于課堂,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在平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收集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圖片、漫畫、名人名言等素材,整合優化各種資源;也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直觀化,便于學生理解,引起學生的興趣。
如,在教“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張海迪的事跡視頻,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受到教育。又如,在學習“如何進行網絡交往”時,教師可以制作沉迷網絡的案例或法制漫畫幻燈片,通過觀看有代表性的案例短片,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加強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五、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因此,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循序漸進,以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原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當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要不加吝惜地表揚;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要心平氣和地對學生進行安慰。通過這些鼓勵性的話語增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對學業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