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娜
摘 要:傳統的醫療檔案管理受到人力因素和硬件設施配置等條件的限制較深,導致管理效能低下,成本較高,不利于醫療檔案在醫院全面管理、疾病預防及人群保健、病理藥理科學研究等方面更有力的發揮作用。對醫療檔案實行信息化管理,既克服了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又提高了醫療檔案在醫療領域的重要程度。文中對我國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剖析,同時提出對策建議供醫療檔案管理相關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醫療檔案;信息化;對策建議
醫療檔案管理在醫療領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提高醫院全面管理、疾病預防及人群保健、病理藥理科學研究、降低和杜絕醫療事故、維護患者切身權益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隨著眾多領域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我國醫療檔案事業在新形勢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民眾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醫患關系的規范協調、深化醫療體制的創新改革、醫療檔案信息量的急劇增長等因素直接沖擊著傳統的醫療檔案管理模式,提高醫療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變得刻不容緩。
1 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系統概念
醫療檔案管理是指針對病歷檔案、醫療設備檔案、健康檔案等資料進行的活動。具體工作涉及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內容鑒定、檔案庫保管、檔案庫編訂目錄和條目檢索、歸類統計、實時編輯和研究等環節。
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認知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運用新技術貫徹執行有關檔案管理機構的統一規劃部署,全面的對醫療檔案信息進行篩選、合并、分類等現代化處理,為醫療工作和社會發展提供便捷有利的服務。
在醫療領域內,對醫療檔案的概念針對管理的資料范圍呈現出廣義和狹義兩個范疇。狹義義的醫療檔案特指由醫務人員在施行專業醫療工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文件,包括手寫藥方、病例證明類文檔、透視影像、心電圖等圖表、實驗用切片報告等,涉及的內容含醫務人員對就診者進行詢問、體檢、設備普查、病因分析、病理診斷、治療方案、護理手續等。醫療檔案的資料必然是經過醫務人員或專門設立的檔案管理人員通過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學科專業性、科學邏輯性、真實可靠性。
廣義醫療檔案的概念除了病歷檔案外,它還包括醫療設備相關資料、社保人員健康檔案、保險檔案、醫療學術科研資料及成果檔案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檔案等。
2 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現狀
醫療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維護醫患關系、保障公民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醫院信息系統的智能化、小型化以及集成化進程已經有更大的突破,經過信息網絡與交換系統技術的開發利用,為民眾提高更加全面的醫療信息服務。我國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起步較晚,談不上全面發展。近些年國家從政策出臺、財政撥款、人力培養、技術創新等諸多方面加大對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扶持。包括醫療檔案管理在內的醫療事業衛生信息化建設,涵蓋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兩個基礎數據庫等方向。同步建立健全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衛生信息平臺網絡,以期達到系統化建設目標。
3 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
當前,我國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基礎較為薄弱,較之發達國家已經在起點線上有所落后,在整體系統規劃執行方面也顯得力不從心,整個事業各環節發展良莠不齊,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
3.1 缺乏系統創建性
目前,各地市衛生機構的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較為獨立且封閉,連續性和協調性差。居民往往在看病就醫的過程中,一旦當地的醫療機構無法提供更權威更可靠的技術解決方案,就被迫到另選一家登門就診。但是醫療機構的資料過渡、共享工作卻困擾著就醫人群。每換一次就醫機構就需要重新開具掛號、診斷書等門診檔案,這樣不但花費了更多精力、財力,而且極易造成病情的惡化、失去對病情診斷和醫治的有利時間。
在醫療檔案事業的建設中,醫療檔案的臨床信息系統(HIS)、檢驗信息系統(LIS)、電子病歷系統(EMR)、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等這些醫院信息系統,正緩慢地在各個醫療機構更新建設。雖然建成使用后極大的提高了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效率,能夠實時產生并且實時根據病情來調整診斷治療信息。但正因為各個醫療機構的獨立性,他們很多業務開展都各自為政,醫療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又是垂直建設的,使得醫療檔案在各個機構形成了大量的信息重復冗余、整個信息庫堵塞堆積。
3.2 信息化設備資源閑置浪費
近年來國家加大各類支持和投入,促進各醫療衛生機構更好開展醫療衛生管理、居民疾病預防保健、醫療現代化信息技術等工作。各級醫院雖然緊跟形勢,購買配備了各種網絡信息系統,但有很多時候卻疏于使用和管理。這種現象可能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也未就職的醫務人員進行專業操作技能培訓。責任心不強導致信息化設備功能沒有充分開發。眾多耗資較大的信息化設備只是用于簡單用于患者病程記錄的文檔和圖表制作?;颊叩木驮\過程、各種化驗透視結果的記錄分析整理并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功能,更不會同相對權威和專業的大醫院建立醫療檔案信息共享,醫療設備信息技術形同虛設。
3.3 欠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醫務人員首先需要有豐富的醫學領域專業知識,其次必須要對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存在系統知識儲備,才能高效快捷的利用信息化醫療檔案管理平臺。而同時需要配置具備醫院管理、檔案管理等方面知識的專業人才投入到醫療檔案信息化管理中。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醫療信息化的投入較少,專業人才的需求比例也急劇上升。這樣的困境同發達國家作比較顯得難以啟齒,可以看到發達國家醫療機構的外聘網絡技術員網絡編制水平、信息化水平也遠遠高于我國。
4 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
近幾年我國各行業推進信息化、數字化進程的速度正越來越快,我國醫療行業在不斷摸索中也在在醫療檔案管理方面訂立了一些標準:一是傳輸交換標準,應該盡可能滿足機構之間的資源信息共享;二是數據收集、存儲及處理標準,針對如何進行醫療檔案信息規范操作提出。但是這些標準僅僅在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過程中起到制度化約束作用,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應從幾方面做出努力來改善目前的狀況。
4.1 通力協作,實現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分享
各醫療機構及其管理部門應該摒棄門戶觀念,改善原來互相獨立自成一派的局面。推翻過去各建信息系統的模式。不然一方面因信息和工序的重復增加了建設成本,另一方面不同機構間的自建系統可能版本和框架不一致,導致難以現實共享。醫療機構以及醫療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合作,積極在統一標準下建立通用性較強的信息系統,互相汲取對方的建設特點和技術優勢,盡快實現不同機構或部門的醫療檔案信息能夠高效實時共享。
4.2 物盡其用,全面使用信息化設備
要想真正擺脫過去面對信息化設備空談不做的尷尬境地,應該充分做到:一是要求醫療機構及其管理部門要打破傳統觀念,與時俱進,除了應用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設備的數據輸入和查詢功能,更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設備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進行智能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專項培訓,提高人員設備操作的技能素質。
4.3 加大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力度
醫療機構和管理部門要首先從內部從業人員入手,積極調選業務突出,思想上進,接受能力好的醫務工作者,充分利用醫療系統已有的信息化設備培養更多懂得信息技術的人員。當然,目前很多醫院的新聘人員大多畢業于醫學院校,較為熟悉醫學知識和整個醫院的管理流程,也能明白當前形勢下對更專業人才的需求程度。這些人就是醫療檔案信息共享建設的中堅力量,加強對這些人才的技術培訓是醫院成功實現信息化的關鍵。
當然,筆者也建議在我國各類高校中增設醫療檔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課程,從起點開始就進行專業教育。國家及醫療機構都需要重新面臨挑戰,加大對信息技術的軟硬件投資。
5 結語
我國醫療檔案管理事業正乘著國家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扶持之勢,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將為我國醫療機構間共享信息、提高醫院服務水平、維護公民健康、保障患者權益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目前我國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也存在的不少問題。醫療機構之間應該從通力協作,實現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分享;物盡其用,全面使用信息化設備;加大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快我國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彭艷.健康醫療體檢檔案管理與病案管理的關系[J].中國病案,2003,4(10):18.
[2]趙慧.健康體檢檔案的管理[J].中國病案,2007,8(12):29.
[3]林婕,陳昱方.PRM理論在醫院體檢檔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院,2008,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