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娟

摘 要:高中英語課堂對話教學是促進師生平等交流、雙向互動,最后共同創新學習英語的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方式。但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由于受到種種因素影響而使得其在實施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正是從高中英語課堂對話教學的現狀出發來發現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探究解決對策,以求能改善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關鍵詞:對話;對話教學;現狀;原因;對策
The Study of Dialogu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
Abstract: Dialogu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 is to promote equal communication and bilater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in the end creating a brand-new wa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learn English.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 currently has been hindered by various factors. This paper starts right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find serial existing problems. Then, it begins to analyze the hidden reasons and explore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Key words: dialogue; dialogue teaching; situation; reason; countermeasure
伴隨著新一輪基礎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我國的英語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意識到在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能動性的重要性。新課程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就需要徹底變革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建構師生平等、互動交往、積極參與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對話教學由此應運而生。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上,對話教學遇到的問題卻層出不窮。
1 高中英語課堂對話教學出現的問題
1.1 教師霸權式的“假對話” 風靡課堂
當前師生在英語課堂上進行的對話教學中,教師始終是牢牢的把握著話語權。雖然表面上也是有對話的形式,但學生的主動性并沒有得到體現。教師雖然也會提出一些問題,但其目前主要是為了測試學生是否聽懂或掌握某個知識點。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英語Unit4中,教師在教as if 和as though時,就是這樣進行的: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couple of phrase------ as if and as though, okay?
S: Ok.
(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分別的用法:as if /as though引導的從句可以用陳述,也可以用虛擬。當從句中的情況可能發生或可被設想為真實的,就用陳述語氣,如課文中所示;如果引導的從句中的情況是不真實的,是假設的,就要用虛擬語氣。與現在事實相反,從句用過去時或were來表示;與過去事實相反,從句用過去完成時。)
T: Have you got it?
S: Yeah.
T: Very good! Lets make several sentences together!
S: OK!
……
仔細分析這些對話,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種問答方式不是對話教學。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人,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而學生只是靜坐或是偶爾作答,根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將教師所教內容進行消化即可。
1.2 學生在對話教學中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意識
相比較以前的傳統教學,高中英語課堂對話教學中,學生們說英語的機會更多,學生的主體性本應得到更多的體現。然而,在當前對話教學中,仍然有大量的學生只是進行死記硬背的“啞巴英語”。 因為他們片面的認為只要能夠在筆試時取得優異成績就可以在高考中取勝,所以他們大多埋頭學習語法、記憶單詞、完成測試,不放棄每分每秒。縱然是寒窗苦讀,他們也在所不惜。由于以上心理,他們害怕對話教學會降低自己的學習效率,反而不能促進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數,所以在進行對話教學時就不積極主動。激發學生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3 對話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在對話教學課堂上,學生由于自身水平限制而容易偏離主題,東拉西扯,沒有形成有意義的對話,最后降低了課堂效率。或者是當學生恰好沒有問題提出時,而教師又缺乏拋出話題的技巧,最終真正的對話難以維持。或者由于對話課堂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由而使得課堂秩序掌控難度加大,加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參與意識還不強,最后經常會出現課堂無紀律、無組織、學生偷懶散漫的現象。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對話教學的效率亟待提高。
2 高中英語課堂對話教學原因分析
2.1 教師的因素
1、對對話及對話教學的理解不到位
自2001年公布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就開始研究對話教學,并將研究的理論成果應用于學科教學中。然而,筆者通過在CNKI搜索得知,目前對高中英語對話教學進行的研究的還極為少見。除此外,高中階段教師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認為只要有對話就是對話教學,這樣就使得對話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運用,結果導致課堂中“假對話”大量存在,這樣的對話、互動對于英語教學無實質意義。
2、受到傳統教師權威的影響
對話教學是一種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雖然披上了學生民主的外衣,骨子里的變化卻很少,始終擺脫不了教師的老式權威、放不下教師的身架,讓學生提問或提不同的觀點時都只是裝樣子,骨子里還是教師第一。認為上課就是把課標要求的內容教給學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包一層糖衣已經很不錯。抱著傳統的成才觀、知識觀不放。教師們在長期的教學中已經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一套較為固定的模式,課堂設計非常的嚴密,傳統的講授式仍是他們的看家本領。[1]
2.2 學生的因素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們習慣性的承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因此,學生們基本上就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缺乏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精神。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束縛,主體意識薄弱。
2.3 教學組織形式的因素
在我國的絕大多數的高中里,班級的教學都是按照大班授課的方式進行的。一般情況下,班級規模都比較龐大,少則50人左右,多則達到100人,最后一排的學生直接都可以把墻壁當椅背使用。這樣龐大的班級規模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教育資源使用率,但是教師與學生的平均對話的機會大大降低。有的老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一個人要帶好幾個班,因此常常三年下來,連自己學生的名字都會叫錯。用我國學者張東嬌的話來解釋,“過大的班級和過多的人數并不是引發有效范圍的擴大,只是擴大了單個教室無法用溝通籠罩的無效范圍而已。”[2]鑒于此,對話效率極為低下。
2.4 高考的因素
高中英語對話教學無論是在實施過程還是在最后的評價過程都要受到高考的遙控影響。因為高考更多的是追求作為終結性評價的分數,因此,教師忙于給學生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講解試題;學生則忙于完成作業,進行測試,傾聽講解。師生之間的關系就像兩條不能相交的平行線,各忙各的。師生之間的心靈是封閉的,彼此不能相通,何來平等對話之言。更為糟糕的是,聯系師生唯一的紐帶就是學生的分數,這不但不能聯系師生情感,反而加深師生隔閡,最終不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說的能力。鑒于此,中國的“啞巴英語”現象隨處可見。
3 高中英語對話教學的應對之策
3.1 明確對話及對話教學的涵義
1、對話
對話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方式,對話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現代漢語詞典》對對話做出的解釋是:“兩個人或多個人進行的談話;兩方或幾方進行的接觸或談判。”[3]此處的解釋其實就是從語言學現象的角度指出了對話所需要的外在條件,即不是單個人獨白而是多個人交談。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 的發展,人們對話的涵義的理解也早就超出了語言學現象范圍,而更多是體現為一種心靈或精神的平等溝通。哲學家馬丁. 布伯認為真正的對話是“從一個開放心靈者看到另一個開放心靈者之話語”。[4]教育家保羅. 弗萊雷認為對話要有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即平等、愛、謙恭和信任。[5]我國教師徐潔認為對話意味著雙方各自在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并且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6]對話意味著雙向互動,平等交流,其方式是多樣的,既可以是有聲、有形的交流,也可以無聲、無形地交流,如心理溝通,心靈的共鳴和感應,思想的碰撞與默契。[7]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話是兩個或多個心靈之間通過借助一定的中介進行雙向互動、平等交流而形成思想碰撞,達到心靈共鳴,最后生成新觀念的過程。
2、對話教學
對話理論由來已久,在我國古代和西方早期都有先輩采用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就是采取的對話的方式對其弟子進行啟發式教學。而西方最早采用對話方式進行的教學的當屬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他的對話過程通常包括“譏諷—助產—歸納—定義”四個步驟,俗稱“產婆術”。
以上都還屬于樸素的教學對話,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把對話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的教學形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話時代已經來臨。對話不僅僅是一種古老的教學藝術,還應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精神。對話是一種時代精神,對話教學正是這一時代精神在教學領域的回應。[8]在對話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發生在對話與合作之中的知識生成。也就是說,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9]除此之外,對話教學中師生之間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不僅是指他們之間的語言談話,而且是雙方的“敞開”和“接納”,是雙方的相互傾聽,是雙方共同在場、相互吸引、相互接納、共同參與。[10]
綜上所述,對話教學的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其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關系;其對話形式是雙方共同在場、相互傾聽、相互接納。因此,我們可以把對話教學界定為教學主體通過借助一定的中介進行平等溝通、雙向傾聽、相互接納,最后生成新觀念的過程。
3.2 明確高中階段外語教學目標,擺脫教師權威
自2000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三次關于高中階段外語教學目標的文件,如下表[11]:
2000年公布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
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基礎上,使學生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基礎技能,提高初步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提高閱讀能力。
2001年公布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2003年公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的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外語教學的總體目標都是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并逐漸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教師擺脫教師權威,充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師生雙方互相尊重、互為平等的教學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促進知識的共生,這也就是對話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3.3 促進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
我國目前的高中由于班級學生總數過多而較大的影響了對話教學的效率。雖然國際上一致認為班級人數在25人左右為最佳班級規模,但是在我國目前的教育資源條件下,這是遠遠達不到的。鑒于此,為了提高對話教學的效率,可行的辦法之一就是增加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以擴大對話輻射區域,比如分組教學、導生制、小組合作學習等等。
3.4 建議高考除筆頭測試外,外加口語測試
鑒于我國目前的國情,高考的確是相對公平的人才篩選及分流機制,因此,盡管社會上早有爭議,但是它仍然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長盛不衰。正如前文所述,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而以前的高中英語教學就只是為了在高考中取得很高的分數,而極大的忽視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因此,若在筆頭考試外,再增加口語測試,則不但能夠促進對話教學,而且可以真正地更好地實現我國外語教學的目標。
4 結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他的首要作用就是用來進行交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平等溝通,才能發揮語言的真正作用。高中英語課堂實施對話教學是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必然回應,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對話、溝通與合作的能力。鑒于目前的現狀來看,高中英語對話教學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梁曉靈. 高中地理對話教學的實踐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08.
[2]張東嬌. 教育溝通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215
[3]現代漢語詞典 北京:商務圖書館,1998: 318
[4]劉杰. 馬丁.布伯論“東方精神”的價值〔J〕.山東大學學報(文史版),1996(3)
[5]黃志成 王俊. 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述評〔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6)
[6]徐潔. 民主、平等、對話:21世紀師生關系的理性構想〔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1(12)
[7]洪發林. 主體性課堂的新視角—芻議對話教學〔J〕. 教育論壇,2005(10)
[8]劉慶昌. 對話教學初論〔J〕. 課程.教材.教法,2001(12)
[9]鐘啟泉.社會建構主義:在對話與合作中學習〔J〕. 上海教育
[10]遲艷杰. 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6
[11] 鄧立. 中學英語對話教學思考與探索〔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