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玉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提問;練習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5—0064—01
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F代教育理念認為,要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構建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如何才能達到高效,筆者做了以下幾種嘗試。
一、尊重學生,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果說,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使他的學生學得快,學到的知識多;使他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成績;使他的學生樂于學習這門學科,情感上也愿意親近這位老師。那么,就可以說他的課堂教學是非常有效的。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于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建設高效課堂,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從很大程度上來說,課堂是否高效取決于學生是否主動地學習,是否會學習,是否能持久地學習。因此,要建設高效課堂,就必須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做文章。
1.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2. 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
三、巧設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么,怎樣問,是關系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如何設計提問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要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如,在教授《嫦娥奔月》一文后,當筆者在問學生: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要送給善良的月亮姐姐時,學生的回答讓我驚喜。有的說:我想折好多紙星星,掛到天上和嫦娥姐姐做伴。有的說:我想登上月球,看看她到底長什么樣子。還有的說:我想和嫦娥姐姐一塊兒美化環境,綠化月球……言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思維與思維產生了真實的碰撞,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四、優化練習布置,鞏固學生知識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更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