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音 王金英 林 菲
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東潮州 521021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1],是由于生殖內分泌軸功能紊亂造成的異常子宮出血,其發病率占門診的10%,可分為無排卵型DUB和有排卵型DUB,其中約85%為無排卵型DUB[2-3]。DUB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婦女,無排卵型DUB常見于青春期和圍絕經期,排卵型DUB多見于生育期婦女,大多數DUB可以用藥物治療。據統計,10%~30%的女性在經期受到DUB的困擾[4]。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及經期紊亂,月經量明顯異常。中醫學無“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這一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于中醫學的“崩漏”、“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等范疇[5]。主要病機特點為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以致經血非時妄行。現代醫學主要以性激素類藥物治療,而中醫按 “塞流、澄源、復舊”三法論治,臨床應用獲得了較肯定的療效[6]。我院近幾年采用固沖湯加減聯合西藥性激素治療DUB,取得滿意療效。
選擇 2011年 1月~2014年 12月本院接診的DUB患者242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22例,年齡 13~52 歲,平均(37.9±5.78)歲;病程最短 8 d,最長2 年多,平均(1.1±0.22)年。 其中:青春期 38 例、圍絕經期54例、生育期婦女30例。對照組120例,年齡14~51 歲,平均(37.3±5.53)歲;病程最短 8 d,最長 2 年多,平均(1.2±0.24)年。其中:青春期 36例、圍絕經期53例、生育期婦女3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同時排除:妊娠相關出血者;生殖器官腫瘤、感染者;血液系統及肝腎重要臟器疾病、甲狀腺疾病、生殖系統發育畸形、外源性激素及異物引起的不規則出血者;過敏體質或已知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涉及成分有藥物過敏史者。
1.2.2 診斷標準 參照婦產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1]。月經過多:周期規則,經期延長(>7 d)或經量過多(>80 ml)。子宮不規則出血過多: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經量過多。子宮不規則出血: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而經量正常。月經過頻:月經頻發、周期縮短,<21 d。所有患者均行婦科和全身檢查,對年齡>35歲、異常子宮出血病程超過半年或超聲子宮內膜厚度>12 mm者行診斷性刮宮。同時行血常規、凝血功能、子宮附件B超、必要時行肝腎功能、性激素等檢查,以排除全身及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生育年齡行妊娠試驗檢查,以排除與妊娠有關疾病。
1.3.1 對照組 根據患者年齡,青春期及育齡期給予口服結合戊酸雌二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09),大出血者初始劑量為6 mg,1次/8 h;出血量少者給予結合戊酸雌二醇4 mg,1次/8 h;出血停止后,每3天減量1/3,減至1 mg/d時維持,如貧血較重可適當延長服藥時間,最后10 d加服地屈孕酮(荷蘭,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30110)10 mg,2 次/d。圍絕經期口服炔諾酮(廣州康和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44022829)5 mg,1次/8 h;出血停止后,每 3 天減量1/3,減至4 mg/次,2次/d時維持,連用2周。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性激素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固沖湯”加減。處方:白術 20 g,北芪 25 g,煅龍骨 20 g、煅牡蠣20 g,山茱萸20 g,白芍、海螵蛸各12 g,茜草10 g,棕櫚炭8 g。加減:氣虛較甚者黃芪加大用量;出血量多加人參15 g(另燉)或黨參30 g;血瘀者加三七、益母草、蒲黃;夾寒者加艾葉、鹿角膠(烊);夾熱者加生地黃、元參、黃芩炭;腎陰虧虛者加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黃精;脾腎陽虛者加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黃、附子、補骨脂。以上藥物浸泡30 min,水煎取汁400 ml,1劑/d,分早晚兩次分服,30 d為1個療程。
根據參考文獻[7]相關內容擬定。治愈:治療后1~3 d血止,控制出血后,連續3個月經期、經量正常、恢復正常排卵,黃體期>12 d,絕經前期患者血止后月經正常或絕經,貧血得到糾正。顯效:血止后,月經經量周期基本正常,但經期較長(7~10 d),或血止后絕經,自覺癥狀基本消失。有效:出血量減少。無效:以上各項均無改善。
觀察兩組患者控制出血的時間和完全止血時間,月經周期控制效果,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變化,統計兩組不良反應。根據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有22例患者治療后子宮出血無改善行刮宮術,治療組有3例患者治療后子宮出血無明顯改善行刮宮術。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44,P<0.05)(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兩組在控制出血時間,完全止血時間都有較好效果,治療組控制出血時間和完全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2)。
表2 兩組患者控制出血時間,完全止血時間的比較(h,±s)

表2 兩組患者控制出血時間,完全止血時間的比較(h,±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控制出血時間 完全止血時間治療組對照組122 120 25.6±3.7*36.4±3.5 53.0±1.1*77.5±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紅蛋白變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治療后血紅蛋白升高優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紅蛋白變化的比較(g/L,±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紅蛋白變化的比較(g/L,±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122 120 78.1±3.7 78.8±3.5 108.5±1.1*#87.8±2.1*
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出現食欲不振8例、惡心或胃部不適者15例、乳房脹痛6例、頭暈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3%。用藥后有突破性出血28例(23.3%),采用維生素B6和對癥治療后改善。治療組出現食欲不振2例、惡心或胃部不適者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7%。治療組用藥后無突破性出血。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治療有效者治療后隨訪1年,治療組患者半年內復發9例,復發率為7.6%;1年內復發10例,復發率為8.4%。對照組患者半年內復發20例,復發率為20.4%;1年內復發36例,復發率為36.7%。治療組患者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DUB主要是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神經內分泌調控異常,或卵巢、子宮內膜或肌層局部調控功能異常的子宮出血。從以上定義可知,我國DUB定義強調不正常癥狀、非器質性、功能異常[8]。DUB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卵巢功能失調影響機體的代謝,促進子宮內膜異常生長,甚至發展為雌激素依賴性的子宮內膜癌,危及生命。長期子宮出血易引起陰道感染及盆腔感染。孕齡期盆腔感染及無排卵型DUB因無排卵或黃體功能不足均可導致不孕或流產,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影響[9]。因此,尋找有效快速的醫治DUB方法成為婦科臨床工作的一個重點。DUB的一線治療是藥物治療,青春期及孕齡期無排卵性DUB主要以止血,調整周期、促排卵為主;圍絕經期DUB主要以止血[10]、調整周期、減少經量為主。采用性激素類藥物,如雌孕激素治療,用量大,不良反應多,患者常難以耐受[11],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激素有迅速止血、效果明顯的優點,但長期使用性激素可引起嚴重的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受損、乳房腫痛或腫塊等不良反應。性激素治療用法繁瑣,患者易漏服,加上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療效果不盡滿意,療效亦不易鞏固,用藥的依從性下降,停藥后還可能引起大出血。同時,性激素治療DUB的遠期效果不佳,復發率較高,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12]。許多患者和家屬對純激素治療心存顧慮,而中醫藥在治療DUB方面有較多優勢[13]。中醫藥治療DUB在止血及防止復發方面有明顯效果,無毒副作用,且在建立正常的月經周期及糾正貧血等方面發揮明顯優勢。
本病在中醫學上屬崩漏、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等范疇,因沖任二脈損傷,不能約制經血,從而引起子宮的藏泄失常,故經血從胞宮非時妄行[14-15]。常為因果相干,氣血同病,虛實夾雜,多臟受累,易于反復,以其陰道下血量多,如血崩為急;大量的出血與長時間陰道出血不停令患者處于低血色素狀態,甚至大出血性休克狀態為急重;以其止血困難及遠期療效的周期恢復困難為難。屬中醫婦科之疑難雜癥。而中醫對本病的治療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16],按塞流、澄源、復舊三法論治。“固沖湯”功能補氣攝血、固沖止血。本方來源于《醫學衷中參西錄》,方中重用白術、北芪補氣健脾以攝血;山茱萸、白芍補肝腎,養血斂陰;煅龍骨、煅牡蠣、棕櫚炭收澀止血;在大隊固澀藥中,配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達血止而無留瘀之弊。綜合全方,功能補氣固沖以治其本,收澀止血以治其標[17]。“固沖湯”標本兼治,再結合辨證加減,針對性強,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經臨床觀察,本方在辨證加減的基礎上,不僅能有效止血,且使多數患者的月經恢復正常。
本文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DUB并與單純西藥性激素治療比較,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5%,控制出血時間和完全止血時間較對照組都明顯縮短。血紅蛋白升高較對照組顯著,單純西藥治療臨床療效較差,總有效率為81.7%,且復發率較治療組高,不良反應及突破性出血發生率較治療組明顯升高。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DUB,有效率高,藥物性出血及不良反應低。
綜上所述,西藥治療見效快,但副作用較大,且療效不易鞏固,復發率高,中醫通過補腎以促其正常排卵,恢復月經周期,從根本上治療DUB[18]。中西醫結合治療DUB,可相輔相成,互補互充,相得益彰,標本兼治,大大提高了DUB的治愈率[19-20]。固沖湯加減聯合西藥激素治療DUB,止血快,療程短,有效率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44.
[2]梁柳金.達英-35聯合中藥治療48例更年期功血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3):71-73.
[3]張志革,姚莉蕓.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2,18(13):2005-2007.
[4]鄒宏兵,鄭江紅,胡玉峰,等.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及月經周期控制的療效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2):51-53.
[5]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16-120.
[6]劉東平,丁丹.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2):72-75.
[7]海宏,徐蓮蓮,張明亮.功血方治療失調性子宮出血30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0,26(6):72-73.
[8]潘雪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診斷和治療[J].醫學信息,2014,27(7):325.
[9]林春.安坤湯治療更年期功血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8):39-40.
[10]朱翠萍.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治療方法[J].中國實用醫學,2014,9(8):179-180.
[11]張玉娟.臨床無排卵性功血的治療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8):43-44.
[12]黃愛云.中西醫結合治療“青春期功血”108例臨床分析[J].中國優生優育,2014,20(1):27-28.
[13]賀愛軍.中西醫結合治療青春期功血50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08,14(12):39-41.
[14]彭精娟.中西醫結合法治療更年期功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4):22.
[15]劉筱茂.固沖調經湯治療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5 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3,35(6):833-834.
[16]邵麗黎,賈彩鳳.女病診療全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118.
[17]劉敏如.中醫婦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74.
[18]林學俊.中西醫結合治療青春期功血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1):115.
[19]張謹敏.中西醫結合治療青春期功血94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7):1240-1241.
[20]朱虹麗.青春期功血中西醫治療進展[A]//第十一次全國中醫婦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