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福等


[摘要] 目的 了解學齡前兒童骨強度情況,探討影響兒童骨強度的相關因素。 方法 用定量超聲骨強度儀測定978名學齡前兒童脛骨骨強度并進行相關因素的問卷調查。 結果 0~6歲兒童骨強度隨年齡增加呈非線性增加;骨強度不足的4歲以內的檢出率隨年齡的增長逐漸降低,4歲以后又呈上升趨勢;學前兒童骨強度與牛奶、維生素D、鈣、每日日曬時間有關。 結論 0~6歲兒童是骨強度快速增長期,但骨強度不足的檢出率較高,各種因素對其影響較大,應加強兒童骨強度的早期干預。
[關鍵詞] 學前兒童;骨強度;超聲速率;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2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8(a)-0175-03
骨質疏松已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兒童期是骨迅速增長期,骨量的大部分積累發生在兒童與青少年,是影響獲得骨峰值的關鍵時期[1]。采用定量超聲儀(QUS)對學齡前兒童進行骨強度測定并進行相關因素問卷調查。了解包頭市學前兒童骨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可以為兒童健康工作者提供信息,及時干預并指導兒童骨骼的健康發育。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所兒保科進行健康體檢的0~6歲978名學齡前兒童進行定量骨強度測量。
1.2 方法
1.2.1 骨強度測量 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的Mini Omni超聲骨強度儀,以受試兒童的左側脛骨中點1/2處為測量點,測量兒童的脛骨超聲速度(SOS)。通過軟件中的兒童數據庫自動計算,得出標準差(Z值),Z值<-1,視為骨強度不足。骨強度參考值:Z值>0為健康,Z值-1~0為骨強度偏低,Z值-1.5~<-1為輕度骨強度不足,Z值-2~<-1.5為中度骨強度不足,Z值<-2為嚴重骨強度不足。
1.2.2 調查問卷 自制調查問卷對578名2~6歲兒童運動時間,每天戶外活動時間,維生素D、鈣及牛奶的服用等情況進行調查。
1.3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采用SPPS 17.0完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兒童骨強度隨年齡增長的變化
0~6歲兒童SOS值隨年齡增加呈非線性增加,0~3歲增加變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6歲增加緩慢。同年齡組不同性別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骨強度不足的檢出情況
骨強度不足的4歲以內的檢出率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1歲骨強度不足檢出率最高;4歲以后又呈上升趨勢。男童骨強度不足檢出率(15.75%),略低于女童(18.1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骨骼超聲傳播速度與飲食、日曬時間的關系
每日喝牛奶250 ml以上,遵醫囑補充維生素D、鈣兒童,每日日曬≥1 h的SOS值顯著高于牛奶飲用少、維生素D和鈣補充不規律、每日曬<1 h的兒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3)。
3 討論
兒童時期是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50%~80%的骨量和骨強度都是在兒童或者青少年時期累積的。研究表明,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實際上是一種影響老年生活的重大疾病,它開始于少年,植根于青年,發生于老年[2]。而幼兒時期的“脆弱骨骼”是導致晚年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并且骨強度偏低還將帶來骨折風險的增加。所以幼兒時期的骨骼發育狀況將會影響其一生。定量超聲設備測量寬波衰減值和SOS等參數來反映骨強度,SOS能更加準確反映骨強度,從而可以從“功能”的角度來反映骨的“質”和“量”,定量超聲技術測量結果隨年齡變化趨勢與金標準雙能X線方法反映的趨勢一致[3-4],對判斷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骨代謝有很重要的作用,顯示出廣泛的前景。
本研究應用QUS技術對健康兒童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兒童骨量隨年齡的變化呈非線性增長,能反映4歲以前有一個增長高峰,4~6歲慢慢向上增長的趨勢,但與性別無關,這與已有的相關報道不同[5]。1歲以內的嬰兒骨強度不足檢出率達44.2%,是骨強度不足發病的高峰期,這可能與在母體內骨礦積累不足及出生后鈣、維生素D攝入不足、曬太陽少,以及此階段嬰兒生長速度過快有關[6-7];此后隨年齡增長骨強度不足檢出率逐漸降低,而4~6歲骨強度不足檢出率又呈上升趨勢,女童骨強度不足檢出率隨年齡變化更顯著,原因可能與兒童入托后戶外活動時間不足,家長給予兒童牛奶、維生素D的補充不足,骨礦物質積累相對不足有關[8-11]。因此,1歲之內的嬰兒是防治骨強度不足的主要人群,4~6歲階段也應密切關注,尤其女童更應給予關注。經常喝牛奶,適量補充維生素D、鈣,可以提供骨礦化的必需能源[12]。本研究還發現戶外活動時間與骨強度相關[13-14]。這是因為紫外線照射皮膚后,促進體內生成活性維生素D,調節鈣磷代謝,影響骨密度[15-16]。
綜上所述,0~6歲兒童是骨強度快速增長期,而此期又是兒童骨強度不足發病的高峰期,加強兒童合理喂養,及時添加含鈣質豐富的食物,適當增加戶外日曬和小兒運動時間,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添加維生素D和鈣劑,定期檢測骨強度,早期防治骨強度不足,為一生的骨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亞欽,李輝,吳秀娟.定量超聲技術在評價青少年骨骼發育中的價值[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7):534-535.
[2] 廖祥鵬,顏崇淮,劉忠厚,等.骨質疏松癥的預防應該重視孕婦和兒童的骨骼健康[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9, 15(4):299-303.
[3] Pettinato AA,Loud KL,Bristol SK,et al.Effects and gender on bone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J].J Adolesc Health,2006,39(6):828-834.
[4] 黃曉玲,王澈,李愛美,等.淄博市城區3~6歲兒童骨強度測定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22(5):515-517.
[5] 余紅,陳曉霞,程紅,趙軍.嬰幼兒超聲骨強度測定結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3):296-297.
[6] 李紅輝,林墨菊,黎寧真,等.正常足月嬰兒超聲骨強度測定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4):436-437.
[7] 張海燕.許昌市1467例0~6月兒童骨密度結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4):252-253.
[8] 管玉蓉.無錫市0~18個月嬰幼兒骨密度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8,3(29):57-58.
[9] 劉陵霞,童梅玲,萬康林,等.南京市3~6歲健康兒童超聲跟骨骨強度測定[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48-49.
[10] 羅雪,劉梅蘭.兒童骨密度的測定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1):238-239.
[11] 穆立娟,陳莉梅,楊曉鋒,等.北京市房山區城鎮和農村學齡前兒童骨密度及其影響因素[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4,31(3):248-249.
[12] 饒桂芳,李秀瓊,黃美欣,等.社區營養不良嬰幼兒骨強度監測對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3):265-267.
[13] 劉莉,鄭錚.北方地區兒童超聲骨密度值與兒童年齡及季節的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8):713-715.
[14] 林蕓,蔡麗萍,李芬田,等.惠州地區3~6歲學齡前兒童骨密度調查研究[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4,5(1):33-34.
[15] 唐詠梅,周會,朱驕峰,等.唐山市634名小學生超聲波骨密度水平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08,9(7):617-618.
[16] 楊彥霞,董進.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與骨代謝指標的相關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9):80-82.
(收稿日期:2015-04-03 本文編輯:衛 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