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源 郭 瑋(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河南鶴壁 458030)
開放式課程平臺中評教體系的創新與研究
劉 源 郭 瑋
(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河南鶴壁 458030)
開放式課程是大學、教育機構和主流媒體將課程以免費、公開的方式放到網上供學生、學者免費學習的課程。優秀的開放式課程平臺需要從平臺組織架構、優質資源整合、學生課程評價、學生評教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本文從評教方面進行研究,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評教體系,能夠將學生觀看開放式課程后對課程的評分進行記錄,并據此預測出學生的喜好,推薦一些學生之前并未學過,但可能會感興趣的課程供其學習。這種評教體系是對單純打分形式的原始評分系統的一種改進和升華,能夠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提升學習興趣。
開放式課程 評教體系 推薦課程
開放式課程最早起源于英國,可追溯至上世紀英國成立的開放大學。開放式課程又名公開課,是以一種非盈利的目的,將國內外優秀大學的視頻課程及教學資源放置于互聯網進行傳播。開放式課程宣揚了一種開放、公平、共享的互聯網精神,是近年來世界上各國高校資源建設的一種趨勢。[1]
1.開放式課程發展的趨勢
開放式課程的出現已有多年,包括耶魯、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級名校都已把課程放到網上進行共享,所有人都可以免費利用,只是不允許借此牟利。國立臺灣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南臺科技大學等臺灣地區的高校也開辦了開放式課程。內地比較出名的開放式課程資源網站有網易公開課、新浪公開課、愛課程網站等。還有一些非官方的翻譯組,對國外開放式課程的翻譯漢化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隨著開放式課程建設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種趨勢:
(1)從研究方向上,可以看到的研究的著眼點已經不在局限于開放式課程本身的研究,而是擴展到從架構設計、系統開發、運維管理、課程評價等各個方面,研究覆蓋面也在不斷擴大。
(2)研究的核心內容有有所改變,對開放式課程建設的收到了教育技術人員的重視。在開發了大量精品課程資源之后,如何實現資源的共享,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對資源進行評價,這些問題問題都得到人們的關注與思考。[2]
(3)當前的開放式課程,無論傳授的方式還是所涉及的范圍,其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的加強。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給互聯網加入了新的活力,也改變了現代人們的很多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們時刻在進行學習,而且知識范圍更廣,從天文、歷史到社交禮儀都有所涉及。
(4)以學生評教為主的課程反饋體系在不斷完善。雖然尚且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但是類似于打分,留言反饋等多種評價方式已經被逐漸應用在課程反饋體系當中。
2.開放式課程存在的問題
(1)有相當一部分的開放式課程平臺并未設計評教體系,只是單純的把課程放到網上,忽視了學習者在觀看完視頻之后發表觀點和對課程進行評價的意向。學習者無法對學習狀態進行反饋,有問題得不到解決,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2)有些開放式課程平臺雖然提供了類似于課程打分的系統,但是對于學習者的打分情況疏于管理和分析,使得學習者的打分行為對其后的學習并沒有絲毫的積極影響,學習者會逐漸喪失打分的動力。
1.開放式課程評教體系的研究
當前開放式課程的評教體系主要以學生打分為主,這種單純的評分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習者對所學課程的滿意程度,前提是學習者進行打分的過程始終保持認真的態度。打分能夠幫助開設課程的教師改進教學水平,通過統計課程打分數據,平均分較高的課程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受歡迎度,更容易被學習者接受。為了保證打分數據的充足,可以設定學習者在學習完一門課程后必須打分才能繼續學習其他課程。[3]
2.評教體系的創新
在普通的評分系統中,學生對課程的評分反映出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這些評分構成了規模龐大的數據,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建立更好的評教體系,是創新評教體系的出發點。在整理學生評分數據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些學生對某一部分課程的評分非常相似,我們可以假設這些學生為同專業的學生,或者興趣相同的學生,這里我們統一稱為相似學生。在相似學生中經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兩個相似學生甲和乙,他們對某些課程的打分是十分接近的,學生甲在某一時間模擬電路課程的打分較高,學生乙對模擬電路課程并沒有打分記錄(因為學生乙沒有看過這門課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乙對模擬電路也給出了較高的評分。如果我們能提前將學生乙對模擬電路這門課程的興趣進行預測,將課程提前推薦給學生,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是學生不再是盲目的尋找課程。我們可以從兩個學生喜好相似出發,認為學生乙會對學生甲喜歡的課程感興趣。具體情況圖1所示:

圖1
通過這種利用評教分數進行課程推薦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從眾多開放式課程中篩選出一部分課程供學生進行選擇,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在普通的評分體系中,學習者可能受限于平臺的設定,存在消極評分的現象,而在這種新型的評教體系中,學生的認真評分將會體現學生興趣的個性化,直接影響到推薦課程的準確性,學生將主動認真評分。
開放式課程平臺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發展趨勢也向著多元化、層次化、結構化的方向進行。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評教體系上。本文提出的新型評教體系利用評分記錄,為學生推薦課程,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完善了評教體系,對開放式課程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1] 程鈺琳,趙磊磊.慕課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5,5:47-51.
[2] 高利雯,王鵬遠.關于民辦高等學校評教可靠性的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8:8-9.
[3] 趙華香,陳琳.互聯網+學生評教--民辦高校學生評教模式轉型研究.科教文匯,2016,8:119-120.
劉源,男,漢族,籍貫:河南省鶴壁市 生于:1986-8-19,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電子工程系,職稱:助教 碩士學歷,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網絡計算、物聯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