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
摘 要:語感對于一門語言來說是最為重要的,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語文作為一門研究國語的學科,不用太注意學生的語感,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學生只有養成一個良好語感,才能對語文產生學習興趣,才能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就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語文語感能力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一年級;語感;學習興趣
兒童語感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習語文更不能死記硬背,一個人語感的好壞往往是通過自己知識的積累、生活經驗、多讀書及讀好書等慢慢形成的。
一、認識字詞含義,尋找生活關聯性
語文的學習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對于兒童語感的培養在啟蒙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初級階段學習注重的是字詞學習,兒童語文字詞學習如果強調的是死記硬背,那么就失去了學習語文的意義,所以,在字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觀察語文同生活中所見事物的聯系性,通過和具體事物的聯系,刺激兒童的視知覺,增強他們對漢字的了解。
如,在學習《雨點》這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進行聯想,看看大家對雨點怎么形容,有的學生答道:“雨點像黃豆,噼里啪啦地落下。”有的學生答道:“調皮的雨點像鋼珠一樣砸在河面上。”還有學生答道:“雨點很細小,綿綿的,柔柔的。”也正是通過學生對雨點的形容,讓學生把這些字詞給寫出來,如有不會的教師可以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把《雨點》文中“雨點、小溪、池塘、海洋和跳躍等詞語通過圖片演示,使學生把生詞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
二、理解句子意思,體會課文思想感情
學生積累一定的詞匯量,慢慢的已經越來越喜歡閱讀一些書籍,這時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句子意思,體會內容的思想感情,在訓練過程中,要啟發學生對這個句子理解的程度,注重句子中的語氣詞“呀、啊和吧”等,另外,還要注重文中的人物、怎么樣、干什么,通過這樣的程序,理解句子意思,這樣也能慢慢地培養出語感。
如,在課文《這兒真好》一課中,句中通過一些語氣詞的表達:“啊,這兒真好!我就住這兒吧!”還有:“小象啊,小猴啊,也劃著船來了。”先讓學生理解這些語氣詞表達什么樣的情感,為什么這很好?為什么小象和小猴子都來了?由此把學生引入文章主脈絡,使學生明白綠色美好的家園需要我們動手建造并精心呵護,這樣才能讓大家喜歡和愛護這里。這也是通過理解句子意思體會課文豐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三、閱讀短文內容,感受課文核心思想
一年級小學生在基本掌握了字詞句的基礎上,教師應適當地讓他們接觸一些簡短的段落內容,通過讓學生較為迅速地瀏覽短文內容,尋找出短文的核心思想,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語文語感。與前面兩個內容相比,這一環節更困難一些,它要求學生有較大的漢字量,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練習時,一定要找一些漢字較為簡單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才能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比如,在學習《三個小伙伴》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前迅速地瀏覽一遍課文內容,于是小學生開始一點點瀏覽課文,當瀏覽完課文后,教師提出問題:“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啊?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在做這件事情時遇到哪些困難?他們都是如何解決困難的?從中你學到什么?”這些問題提出來以后,學生就進入仔細思考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思考,學生對課文的核心思想自然有了一定的認識,與此同時學生自身對段落的語感也就基本形成。
總之,在進行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培養學生語感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是從字、句、文三個角度入手,來分析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語文語感的。
參考文獻:
吳迪兒.淺談小學語文語感的培養[J].科教文匯,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