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進入“十二五”以來,服務業在臺州市經濟活動中日益凸顯其優化產業結構重任的角色。文章立足臺州市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的現實狀況,主要就臺州市服務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臺州 服務業 現狀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7-165-02
上個世紀末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球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進入“十二五”以來,浙江省臺州市服務業呈現較快發展,在經濟活動中日益凸顯其優化產業結構重任的角色。因此,加快發展服務業,是新時期臺州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重要的戰略方向。
一、“十二五”前四年臺州服務業發展狀況
2011—2014年,臺州服務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份額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服務業己經成為全市國民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1.服務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十二五”前四年,臺州服務業經濟整體運行良好,并逐步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總量持續上升,“十二五”前四年,臺州服務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1011.7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583.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8%,快于同期GDP增速3.1個百分點。二是比重不斷提高,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6.7%,比2010年提高5個百分點。
2.服務業社會貢獻不斷增大。服務業是國民經濟體系中一個龐大的產業體系,門類多、滲透面廣,吸納勞動力就業功能強,對地方稅收的貢獻巨大。隨著服務業規模和范圍的不斷擴大,第一、二產業勞動力不斷向服務業轉移,2014年,臺州市服務業從業人員150萬人,占全市從業人員總數的37.3%,比2010年提高1.4個百分點。
3.服務業內部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傳統服務業比重有所下降。2014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的增加值占整個服務業的比重為7.8%,比2010年下降1.5個百分點。同時,新興服務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以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發展較快,生產性服務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4.與浙江全省相比,服務業發展部分指標存在差距。一是比重有所偏低。2014年,臺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6.7%,比全省平均比重低1.2個百分點。二是服務業結構有待優化。2014年,臺州以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為主的傳統服務業比重仍然較高,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1.8%,比全省平均比重高3.7個百分點;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所占比重明顯偏低,僅為3.1%,比全省平均比重低3.5個百分點。
二、臺州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十二五”前四年臺州市服務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服務業在全市國民經濟發展中仍然是一個較弱環節,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角度來看,臺州的服務業發展還存在較多的困難和問題。
1.與發達城市相比,高端服務業競爭力不強。高端服務業具有智力化、資本化、專業化的特點,需要高層次的人才。杭州、蘇州、上海等發達城市在區位、人才、城市知名度等方面有較強優勢,集中了長三角地區絕大部分的物流、商務、咨詢、影視、媒體、研發、設計和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臺州在城市知名度等方面有所欠缺,城市功能不強,高端人才不多,在高端服務業領域難以與發達城市形成競爭。因此,高端服務業企業很難發展壯大,即使有,也是一些總部都集中在杭州等大城市的單位,比如銀行、證券、期貨、信托、保險、電信等大型企業。而且,臺州高端服務業企業即使壯大了,出于各種考慮,也會把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遷到杭州、上海等地,進而影響了臺州服務業產業層次的提升。
2.制造業層次不高制約了生產性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眾所周知,生產性服務業是制造業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結果。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先進制造業必然會有較為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與之相對應。與發達地區相比,臺州制造業企業“低小散”的現象比較明顯,制造業經濟整體層次不高,難以形成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需求,制約了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層次提升。
3.服務業部分行業市場開放程度不高。無論是臺州還是國內其他地區,服務業的行政管理色彩重,市場準入門檻高,非國有資本難以介入,從而使這些服務領域的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制約。一般來說,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發展相對較快。目前,除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中的道路運輸等傳統產業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外,服務業其他的較多行業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比如民營銀行、保險、證券、電信等行業。
三、新時期臺州服務業發展策略分析
當前,臺州己進入工業化發展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面對新的形勢,臺州應該緊抓機遇,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使服務業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為全市創造稅收、增加就業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發揮應有的作用。
1.政策扶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一是要科學規劃服務業發展布局,明確服務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二是要制定產業政策,在市場準入、土地安排、融資擔保、水電價格、規費征收、稅收減免、品牌培育、人才培養、主輔分離等方面制定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第三要充分運用服務業引導資金來實施產業引導。對服務業重點領域的建設項目給予重點扶持,以政府投入為引導資金,帶動民間資本投入,從而拓寬這些領域的融資渠道,促進這些服務業領域的快速發展。
2.集聚發展,著力推進服務業集聚區效應。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在臺州1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中,臺州市應進一步強化規劃的引領作用,加快服務業集聚區的集聚發展、錯位發展,形成集群效應。二是加強平臺建設。一方面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加強集聚區內外的有效銜接;另一方面要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給予企業方便和優惠。通過有計劃地規劃和發展一批金融、商貿、餐飲、商務、科技、物流、創意集聚區,讓服務業集群成為提升臺州市服務業發展水平的重要載體。
3.提升消費,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級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將(下轉第177頁)(上接第165頁)會明顯下降,居民消費將從過去的“物質消費為主”逐步轉變為“服務消費”為主或者兩者并重的格局。城鄉居民的消費將逐步從溫飽型、舒適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轉變,生活性服務業將向高級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因此,在供給上,要大力發展商貿購物、文化娛樂、旅游休閑、餐飲住宿、社區服務等現代生活性服務業,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需求上,要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大力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對服務業的消費能力。
4.聯動發展,在工業化中做大做強生產性服務業。立足于臺州較好的制造業基礎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快形成、完善和提升區域性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使生產性服務業成為臺州服務業經濟的重要支柱。一是圍繞滿足當前中、低技術制造業為主的需求,優先發展物流業。積極構建物流網絡體系,著力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培育物流市場主體,促進物流業加快發展。二是圍繞滿足當前制造業資金資本為主的需求,突破發展金融業。加快金融服務創新,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促使金融業突破。三是圍繞滿足當前中、高技術制造業為主的需求,著力發展科技服務業。依托臺州具有基礎和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支持與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研發創新載體。四是圍繞滿足當前高技術制造業為主的需求,快速推進商務服務業。高度重視發展以會計和審計咨詢、資產評估、工程咨詢、科技咨詢、管理咨詢、法律咨詢、市場調查等為主的服務業,并對商務服務企業給予比高技術企業更加優惠的政策。
參考文獻:
[1] 林煒,梁艷艷.對臺州經濟開發區服務業發展的思考.臺州學院學報,2014(02)
[2] 金臺臨.基于“兩富”現代化導向的城鎮化與服務業協調發展研究——以浙江臺州為分析對象.行政與法,2014(05)
[3] 張晶.從戰略的高度看加快內蒙古服務業發展.理論研究,2002(03)
[4] 浙大杭州服務業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杭州市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的探索.杭州科技,2011(06)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統計局 浙江臺州 318000)
(責編:紀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