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慧
在眾多個股享受大股東大舉增持的同時,也有部分個股出現了增持規模不足千股的“假增持”。導致這些上市公司少量象征性增持的原因何在?我們認為,上市公司的質地欠佳及大股東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而部分公司的增持活動也受到股東實力及資金流動性限制。
近200只個股現“假增持”
數據顯示,6月15日-10月13日之間,有173只個股的增持規模在1000股以下。其中華通醫藥(002758)、萬達院線(002739)等12只個股統計期內僅增持了100股。
其中,長高集團高管陳湘在7月15日通過競價交易買入公司100股股票,增持金額為842元,成為增持數量墊底的個股中增持金額最小的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額較小,此類增持多為一次性完成。但也有個股出現高管多次少量增持的情況。例如,三豐智能(300276)高管邵貴華分別于6月15日和6月16日各增持100股,交易價格分別為37.50元和35.00元。然而,即使如此,也難顯高管增持的誠意與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
多重因素導致“假增持”頻現
我們認為,部分公司出現“假增持”的現象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上市公司的質地欠佳及大股東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而部分公司的增持活動也受到股東實力及資金流動性限制。
上市公司的質地欠佳及大股東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部分上市公司大規模增持是因為對公司價值和公司未來持續穩定增長的信心。相對而言,上市公司的象征性增持也是基于對當前市場向好的信心不足。
數據顯示,在出現“假增持”的個股中,部分個股也遭遇了大額的減持。例如好想你(002582)統計期內獲得高管石勇僅100股的增持,而同時也被公司另外三位公司高管減持60萬股。海馬汽車(000572)在被高管傅朝陽增持500股的同時,又被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減持了1726萬股。可見,盡管有一定數量的增持,這些公司的大股東對于公司發展前景整體依然存在信心不足的現象。
增持數量受股東實力限制。大部分增持股份數量排在前列的上市公司股東往往實力雄厚。例如招商銀行統計期內增持金額達到296億元,而其前十大股東中包括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安邦財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遠洋總公司等極具競爭力的大企業。此外,其進行增持的股東是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晏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楚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大型投資機構。
相對于那些實際控制人并不是國企或央企,股東實力較薄弱,近期也沒有定增或股權激勵計劃,其大股東大幅增持公司股價的動力并不強,拿出少數資金來增持上市公司股份,響應一下號召。比如長高集團(002452)、閩發鋁業(002578)的十大股東幾乎都為自然人,并且大股東在近兩年均有所減持。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亦存在由于流動資金不足無法進行正常投資的現象。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嚴重將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導致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有業內人士指出,一部分上市公司是由于其流動資金不足導致其無法進行正常的投資活動,即使非常看好公司的前景并對后市信心充足,有很強烈的意愿想要增持自己的股票,但礙于其流動資金的短缺,只能少量增持,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