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博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改變了電視新聞采編方式,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我國電視新聞創新發展的一條重要渠道?;诖耍疚脑诤喴撌龃髷祿夹g內涵的基礎上,從策劃、制作、宣傳與傳播四個方面,系統論述了大數據技術在電視新聞節目中的應用方式,一方面幫助我們深化對于大數據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其在電視新聞節目中的應用;另一方面也能夠為電視新聞制作機構提供必要的指導價值,提高其對大數據技術的使用質量與使用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 電視新聞 應用方式
1980年,著名學者托勒夫在《第三次浪潮中》首次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隨后伴隨著世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開始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并在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發揮著日益突出的價值。世界著名戰略思想庫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將“大數據”界定為大小已遠遠超出了典型數據庫軟件的采集、儲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數據集。這充分彰顯出了大數據容量大、處理難度高方面的特征。但大容量的數據內容必然蘊含著全面而細致的信息,由此呈現出重要的應用價值。從電視新聞創作的角度來說,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提高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針對性、節目形式的直觀性;而且可以提高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創作效率等等,促使其順利地實現預期的經濟價值和口碑效應。然而要想順利地實現以上目標,電視新聞制作機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挖掘與應用。
一、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電視新聞策劃的針對性
在當前以提高節目收視率為核心目標的電視產業激烈競爭態勢下,各檔電視新聞節目都十分重視對節目的策劃活動,包括節目的選題、節目風格定位、節目內容的呈現、節目包裝與宣傳方式以及節目傳播模式等等。而所有的這些內容都是建立在對目標觀眾年齡、性別、文化水平、內容需求特征和觀看習慣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而展開的,由此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觀眾注意力,激發其觀看興趣,從而提高節目收視率。傳統的調查手段僅僅能夠對目標電視觀眾進行宏觀分析,無法做到精確了解,從而造成電視新聞策劃活動帶有明顯的盲目性,增加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風險。而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則可以根據電視新聞節目的需求情況,一方面從諸如百度、新浪、搜狐之類的搜索引擎和優酷、愛奇藝、樂視之類的視頻網站,搜集到大量的網絡觀眾數據信息;另一方面從各個電視臺提供的數據內容中,搜集到大量的線下電視觀眾的數據信息,隨后經過一定的整合、處理和呈現,系統、準確地展現目標觀眾對象特征,從而為電視新聞策劃活動提供有效的指導,提高節目策劃的針對性,為接下來節目制作、營銷和傳播提供有效保障。
二、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電視新聞制作的效率
眾所周知,電視新聞創作過程中必然涉及到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尤其是以網絡媒體作為核心資料來源渠道的電視新聞節目來說,更是需要先進的素材搜集與整理工具,由此才能提高節目制作效率,尤其是能夠保證節目制作與傳播的時效性等等。然而,各個電視新聞節目組主要是通過傳統的文字檢索工具對小數據容量進行資料搜集活動,并主要依靠人工進行資料分類和統計等等,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都無法完成對圖片、視頻資料的檢索與整理任務,由此成為電視新聞創作過程中面臨的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大數據技術主要是以MapReduee、Mashup、HBase、非結構化數據技術、R語言、云計算、Big Table、商業智能、數據集市、標簽云、Clustergram、空間信息流等技術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數據信息搜集、整理、處理和呈現的一項技術手段,依據用戶需求,既可以對海量的文字信息內容進行檢索和整理,還可以對圖片、視頻資料數據內容進行檢索和整理等等,很好地解決了當前電視新聞創作過程中信息檢索效率低、處理水平差,尤其是無法對圖片、視頻資料進行有效處理的問題等等,從而大大提高了電視新聞制作效率與創作質量。這對于電視新聞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利用大數據技術創新電視新聞內容表現形式
電視新聞作為一檔以傳播特定新聞內容為主要功能的節目樣式,既要保證新聞內容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同時還必須提高節目內容表現形式的靈活性,由此使廣大電視觀眾在輕松愉悅的情境氛圍之中,接受及時、準確的新聞信息,并深化對該新聞信息的理解和認識。電視新聞創作過程中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使用,可以將大數據技術所生成的各類數據信息、圖片信息、表格信息納入節目之中,由此改變傳統的文字呈現、口頭播報之類的形式單調的電視新聞節目樣式,增強電視新聞節目作品形象陛、生動性與直觀性。比如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新聞》時段在2014年春節期間增加了一個“‘據’說過年”片段,通過大屏幕中精確的數據內容向電視觀眾清晰地描述了各種過年信息,包括“短途遷徙漸成熱門路線”、“北漂族回家晚了3天”、“網購年貨,東西比人先到家”、“春聯開門紅,粵閩最熱心”等等。另外,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新聞》節目沿用“‘據’說過年”節目模式,呈現出一個“‘據’兩會”節目,通過清晰的數據信息,向廣大電視觀眾清楚地展現了“兩會”期間全國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最關注的焦點事件等等。這不僅給觀眾以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而且深化了觀眾對于相關新聞內容的了解和認識,增強了電視新聞傳播價值。
四、利用大數據技術精確認知電視新聞節目宣傳與傳播效果
眾所周知,傳統電視新聞節目表現出明顯的單向性的信息傳播特征,除了通過收視率的方式了解節目傳播效果之外,很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電視觀眾對于節目作品的評價情況,即便是當前網絡電視快速發展和廣泛普及,為部分電視觀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反饋平臺,但基于信息數量的巨大性、信息內容的多樣性、信息觀點的隱蔽性等原因,也無法對節目宣傳與傳播效果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和認識,使各類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與更新活動只能隨收視率而動。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則可以使電視新聞制作機構迅速完成對不同信息檢索平臺和節目觀看平臺相關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與直觀呈現任務,從而使網絡電視制作方能夠準確地了解電視節目的營銷與傳播效果情況,由此對節目質量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為將來的節目策劃、制作、營銷與傳播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使整個節目模式與節目創作過程在不斷創新與完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成熟,最終實現整個電視新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
總體來說,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和在電視新聞創作過程中的應用,對于提高電視新聞策劃水平、提升其創作效率、創新節目內容表現形式以及深化對節目宣傳與傳播效果的認知具有重要意義,是電視新聞未來創作的重要趨勢之一。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所說的:“上世紀60年代的精確新聞報道是經過結構化調查、民意測驗等調查得到的,它的及時性和數據的全面性是不夠的,而大數據本身就有及時性和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與傳統的精確新聞報道相比,上了一個新臺階。央視多次選擇結合大數據作新聞報道或將成為未來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報道傳播的一大方向?!边@充分表明了電視新聞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趨勢,因此,各個電視新聞制作機構應順應這一趨勢,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挖掘和應用,進一步提高電視新聞創作質量和傳播效果,在發揮其應有的新聞傳播、輿論監督與輿論引導價值的同時,順利地實現其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