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剛
【摘要】當前世界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各種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背景之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收效甚微,本文主要從時代背景、學生特點和學校德育工作三方面分析了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情況,針對問題,提出立體的工作方案,并在德育工作中不斷摸索與實踐,以求探索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德育實效性德育品牌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校學習的階段,也是他們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樹立并內化的關鍵時期,如何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來引導他們,讓他們能在學習上、思想上都受挫的義務教育評價的創傷中恢復積極的心態,以良好態度看待當前的學習過程和以后的職業選擇,培養其自信、自立的人生觀念,是我們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要認真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主要問題分析
從時代背景來說,當前世界各國和中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互聯網信息的爆發和傳播,使得社會各種價值取向、文化思想無過濾的注入學生尚不成熟的心里,同時,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負面報道與影響,對中職學生道德觀念的形成和影響巨大,這些都對我們的德育教學工作正面效果施加了極大反作用力。從進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身心條件來說,他們多數是義務教育背景下,在學習知識上興趣欠缺、成績不理想、不能進入更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同時他們精力旺盛,身心都未定型,容易受到負面思想和觀念的影響。從學校德育工作實施來說,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手段單一以及在教學實踐中效果評價差等因素,使得學校和教師只注重高壓管理,忽視教育教學潛移默化作用,無法形成良性的德育教學環境。針對以上問題,《安徽省教育廳關于轉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的通知》(皖教秘職成〔2015〕9號)指出,中職學校德育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加強課程教學,創新德育形式,進一步增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構建評價體系,提高人才質量;要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育人原則,突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特色,科學制訂德育工作評價指標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基于此,為了取得德育工作的積極成果,我們在不斷實踐、探索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探索與實踐
1、加強德育內涵建設,打造學校德育品牌
中等職業教育德育新大綱目標定位是:首先是培養一個社會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礎上成為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和建設者。近年來,各中職學校都在加強德育內涵建設,由于前期德育工作表現突出,我校被教育部授予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中唯一一所“德育教育基地”,學校以此為契機,科學規劃德育工作,制定了立體的德育工作方案,努力整合資源,總結經驗,努力打造本校德育工作品牌。德育品牌的打造具體分為四個步驟:首先是總結借鑒、科學規劃,制定學校德育整體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這是德育品牌打造的指導;其次是在學校工作中大力宣傳,目的是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熟悉正在打造的德育品牌的內涵并參與打造工作。宣傳的形式是利用所有媒介平臺,包括教職工會議、學生晨會班會、黨團社團活動,櫥窗及網站、招生簡章、學校對外交流、與家長交流等,營造積極的品牌打造氛圍,做到全員參與。再次是品牌打造的組織實施,也就是德育工作的實踐。做法是按照德育工作方案,以教學活動和學生活動為載體,教師引導,以學生為實踐主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念、公民道德和中國夢等新精神的踐行。德育品牌打造實踐的平臺是通過課程教學、學校管理服務工作、學生實訓實習、校園文化,學生志愿活動、職業與心理指導、家庭與社會活動等。最后就是及時總結評價德育活動開展得失情況,努力創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適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屬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設一支高素質德育師資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
在學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與德育教師隊伍、學生干部隊伍兩支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影響著德育的實效。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能戰斗的德育教師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
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和德育教師是最前沿的德育工作實踐者。學校學生管理部門對班主任的選派必須嚴格審核,要選擇工作熱情、樂于奉獻、思想素質與業務水平較高的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并加強對班主任的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德育教師的授課與言傳身教是中職學校德育的主要通道,德育教師在進行理想信念、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新精神授課時,應創新多種手段方法,摒棄“灌輸式”教學過程,應緊密聯系學生生活開展,充分發掘德育因素,有機地滲透德育內容教學,以期達到春風化雨的德育實效。
學生干部隊伍聯系著老師和最廣大的學生群體兩頭,學生干部隊伍包括學生會干部和學生社團干部以及班級干部。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學生干部隊伍有利于學校德育活動的組織實施,最終影響著德育工作的實效。學校開展的各項德育活動、文體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都離不開學生干部的積極配合和具體實施。
本校在德育工作實踐中,比較重要的幾項活動有“三自教育”的實踐、“主題班會”活動和志愿者服務活動。“三自教育”是學生會、學生社團在學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開展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實踐活動,“主題班會”活動是在班主任與德育教師指導下,由班級干部組織實施,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一項德育活動。在這些德育活動實踐中,學校通過有效組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法律法規與心理健康等觀念傳遞給學生。多種德育實踐活動的強化,逐步達到德育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實效。
3、靈活運用“活動育人”的德育方式
德育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要精心組織開展內容形式新穎、對學生吸引力強的德育實踐和主題教育活動。要以參與教育為途徑,通過模范激勵、活動陶冶等方式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育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公民道德、職業道德等觀念,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本校積極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文體活動。主要活動有教育部組織的“文明風采大賽”、校園文化藝術節、青年志愿者活動、社團活動,技能大賽、運動會、球賽等,在各項活動中增長才藝、陶冶情操,培養中職學生尊重、關心、寬容的態度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廣大學生養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同時運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介紹當今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激勵學生崇尚競爭、學習先進,激勵學生更好的開發自己的潛力。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政府報告中指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德育教學和實踐中采集一切有力證據信息,挖掘中職學生潛力,賦予中職學生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4、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維持德育可持續發展
教師需終身學習,是學習型社會的基本要求。作為中職學校,要注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因為德育成敗是學校每一位教師的言傳身教的結果,特別是德育工作踐行者,更應提高個人修為和思想境界。德育教師、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應“走出去”學習交流,不斷引入現代化德育教育理念,開拓德育工作新領地。本校每年派遣學校德育工作者參與國家和省內組織的相關德育交流學習活動,在傳授本校德育工作經驗的同時,吸收借鑒同行先進德育理念和方法,一步步推動著本校德育品牌的打造工作。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要把德育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的任務來抓。中等職業學校應切實落實新大綱要求,不斷豐富德育內容,創新德育形式,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成為敬業愛崗、誠信友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①班華:《現代德育論》[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②陳建民,《關于德育現代化的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11)
③王繼平、鄔躍,《新形勢下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規范》,中國教育新聞網,2015-3-25
(作者單位:安徽能源技術學校)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