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范玲
摘 要:近年來,學生校園內外安全事件頻發,學生的安全問題日益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同時,由于我國經濟和社會處于轉型期,中小學生安全問題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和情況。不少犯罪分子將他們邪惡的魔爪伸向了無辜的學生,傷害青少年學生的惡性刑事治安案件不斷增加,嚴重妨礙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加強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中小學生面臨安全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安全;常識;教育;引導
為了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中小學生造成的傷害,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要對學生進行以下安全常識教育。
一、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著重體現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實踐性、實用性和實效性。例如,要使學生知道“嚴重超載,非法運營,私自改裝,司機酒駕”都是違法行為,是危害生命的隱患,我們不能忽視校車安全。
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詳細地講解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絡、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的方法和技巧。例如:預防壞人搶劫,被人跟蹤巧躲避,震后防疫常識,常見的自救小知識,發生火災怎么辦,勞動時注意安全,雷擊的防護方法,謹防精神病人誤傷,電子游戲莫迷戀,預防性侵害,校園暴力須抵制,游樂園里隱患多……
三、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保護個體生命安全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知識和法律法規,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正確處理個體生命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點技能,形成正確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良好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例如,小學生買東西時,有的售貨員會故意把賣不出去的、有毛病的商品賣給小學生,或者小學生買東西不合適時,商場不給退換等。在這些方面,小學生和成年人一樣,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小學生應學會撐起法律這把大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再如,很多入室搶劫的犯罪分子,往往會選擇老人或小孩獨自在家時,因此,要把房門和防盜門都鎖好,把電話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如果有人來送東西,查水表或是修煤氣灶,即便是真的,也要等爸爸媽媽在家時再開門。總之,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如果小學生遇到壞人時,最重要的是先保護好自己,并記住壞人的特征。千萬不要自己去抓壞人,也不要驚動壞人,因為壞人一旦發現被人看見,往往會狗急跳墻,從而傷害發現他們的人。小學生年齡小,力氣也小,打不過壞人,自己卻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見到壞人壞事,要想辦法報告給警察叔叔,這才是聰明、勇敢的孩子。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國家的財富,保護小學生的安全勢在必行。教育小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突發安全事件中做一名“智者”,平安地學習,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長,積極去創造自己健康、平安、快樂的一聲。
參考文獻:
孫麗.淺析班主任做好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