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田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行政執法工作的需要,不斷提升執法者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執法者,必須注重自身知識、素質、能力三者之間協調發展,以適應要求越來嚴的執法崗位需要。筆者就當前行政執法人員的能力建設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行政執法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行政執法人員只有具備一定的執法能力,才能勝任嚴謹的行政執法工作,適應日趨復雜的執法外部環境。對行政執法人員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能力:
1、規范執法能力
規范執法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求行政執法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僅在內容上合法,而且在程序上也要合法。因為對于具體執法行為而言,實體公正是相對的,而程序公正則是絕對的,也是當事人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另一方面,要求行政執法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合理、適當。具體來說,就是要嚴格規范自由裁量行為,準確地執行自由裁量幅度,杜絕執法者對同一違法行為處罰的畸輕畸重,盡量保證行政處罰的公平、公正。所以,行政執法人員要嚴格遵循公開、便民、高效、誠信的原則,根據法律授予的管理權限,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做到既不能失職不作為,又不能越權亂作為,并且還要合理去積極作為。
2、文明執法能力
首先,行政執法人員文明執法能力體現在外在儀表。執法人員規范著裝,證件佩戴整齊,這是對執法人員外在形象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涉及到管理相對人對執法部門公信力問題。其次,行政執法人員文明執法能力體現在語言表達能力。在現場執法活動中,執法人員與當事人的第一接觸是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接觸,言行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對整個執法活動的順利進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一句話惹人笑,一句話惹人跳”。所以執法人員口頭語言表達要文明、準確、得體,肢體語言表達要穩重、謙和、友善,以平等的心態對待當事人,要耐心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說明。
3、廉潔執法能力
目前,從大的社會環境看,我們行政執法環境不是太好,日常執法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干預和影響,這要求執法人員要有“舍身護法”的精神,以執行法律為天職,做到秉公執法。一是要求每一名執法人員清醒地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執法時要自重、自省、自警,不接受不該接受的宴請和禮物,不能拿不該拿的錢物,不能去不該去的場所,時刻為自己拉起一道“警戒線”。二是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經受得住金錢的誘惑,特別在工作之余,離開了單位領導與同事的監督,更要自覺地規范好自己的行為,耐得住清貧,與管理相對人的交往,不能超越工作關系,更不能與其發生權錢交易。
4、應變執法能力
行政執法工作是一項極其艱苦工作,執法難度大、任務重,管理相對人實際情況非常復雜。同時,社會上少數群眾對我們的執法工作還不夠了解、不夠理解、不夠配合,所以在行政執法活動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像一些“硬暴力”和“軟暴力”抗法現象在現實執法活動中已屢見不鮮。如果在日常的執法中,我們機械地、教條地照搬法律條文,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執法效果,甚至會引起激烈的沖突,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因此,執法人員要有高超的應變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頭腦要冷靜、處事要果斷,針對不同的管理對象、不同的具體違法行為,在執法過程中講究科學方法與策略,靈活運用我們已掌握的資源、手段、技巧,去妥善處理好各種復雜情況,既要敢于執法,更要善于執法,確保行政執法目的的實現。
二、提高行政執法人員基本素質與能力的途徑
1、加強教育,轉變執法工作理念
行政執法單位或部門要引導執法人員逐步樹立“執法就是服務,服務就是執法”工作理念,讓每一名行政執法人員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使命,深刻認識到他們的素質和執法能力直接影響著黨和政府以及單位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2、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執法水平
一是知識與能力二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它們之間是辯證統一的。知識是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也是能力與素質的源泉。如果執法者沒有相應的知識,也就根本談不上能力。能力作為執法者知識的外化體現,執法人員擁有的豐富知識是通過各種能力表現出來的,離開了能力,知識也就無從表現、觀察。二是執法是一項知識性、專業性、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沒有扎實的專業法律知識、嫻熟的執法技巧以及廣博的人文知識,不僅難以履行職責,也難以獲取社會公眾的信任和尊重。因此,行政執法人員一要加強業務學習。只有不斷學習,熟練掌握行政執法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自身的素質才會提高,執法能力才會提升。二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筛鶕粘0讣幚韺嶋H需要,聘請專業律師對行政執法案件處理整個流程進行科學指導,幫助解決行政執法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確保執法質量。三要加強個案經驗總結與推廣。行政執法案件具有相似性和可借鑒性的特點,對典型個案進行認真學習和剖析,對提高執法人員辦案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勇于實踐,在工作中錘煉執法能力
實踐出真知,實踐出能力。行政執法人員要想提高素質、提升能力,就要做好“四煉(練)”:即到基層執法一線去鍛煉,到執法環境艱苦地方去磨練,到執法過程中矛盾突出的環節去歷練,同時執法人員還要受經得住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反復錘煉。能力來源于實踐,同時又在實踐中成長。行政執法人員通過一次次執法實踐,執法經驗也在不斷積累,自身的執法能力也會得到不斷提升。
4、善于思考,不斷總結執法經驗
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對一名行政執法人員來說又是一個重要要求。一個行政處罰案件處理完結后,要及時對案件處理整個流程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認真分析案件調查處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諸如處罰程序是否合法、證據取得是否恰當、詢問技巧是否得體,處罰是否合理、文書制作是否嚴謹,法律法規引用是否準確等等,只有認真對整個案件進行梳理,就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就算只能找到細小的瑕疵,如果能長期堅持,這種方法可以較好地、有針對性地、快速地提高執法人員自身執法能力。
5、鼓勵競爭,充分發揮執法人員工作潛能
現在許多執法人員缺少憂患意識、競爭意識,工作中進取心不強,容易安于現狀。所以必須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將執法人員平常執法數量、執法效果、管理相對人評價作為其本人執法評議與獎罰考核的主要內容。對于執法能力強的人,要進行獎勵;反之對于執法能力弱的人,要進行懲戒。同時對那些不能適應執法工作的,又不求上進的執法人員要堅決予以待崗學習和轉崗分流,要讓執法人員真正樹立起強烈的崗位危機感,促使每位執法人員能充分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
6、加強監督,要將執法監督工作貫穿于行政執法的全過程
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加強執法監督是提升執法人員能力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通過執法監督:一是可以解決極少數行政執法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敬業意識不強,工作中拈輕怕重,怕苦畏難問題。二是可以解決工作上缺乏主動性、創造性,不思進取問題。三是可以杜絕極少數執法人員不能正確行使權力,廉潔意識不強,執法行為不規范,甚至利用手中權力吃拿卡要和搞權錢交易現象。
提高行政執法人員能力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其中執法人員素質就起一個決定性作用。一部再完備的法典,也要靠人來執行,如果“法正人斜”,國家再好的法律法規在現實生活中也走形。因此,只有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和提升執法人員能力,才能正確履行好行政執法單位的管理職責?!?/p>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公路管理局)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