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此前由于“申請文件不齊備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的安徽口子酒業(以下簡稱“口子酒”)于日前再度重啟IPO之路。
根據公司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公司此次擬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A股,將投向優質白酒釀造技改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12月起,中央陸續實施了一系列控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對白酒企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口子酒近三年來營業收入處于持續下滑的態勢,高檔白酒銷售收入直線下滑,未來前景堪憂。
同時,公司主要銷售客戶與公司股東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關系,不禁讓投資者對公司的真實銷售情況產生質疑。
主要客戶是股東
招股說明書顯示,口子酒是一家專門從事白酒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十年型口子窖、二十年型口子窖等高檔產品;六年型口子窖、五年型口子窖等中高檔產品;老口子等中檔商品,以及口子酒系列低檔產品。2012年和2013年公司市場占有率為0.55%和0.48%。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售地區為安徽省內,其位于安徽省的經銷商占到四成以上。
2012年-2014年,合肥百維食品飲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百維食品”)和淮北市順達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達商貿”)都是公司前五大客戶中。其中,百維食品分別以1.28億元、1.2億元和1.21億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二、第一和第一位;順達商貿則分別以1.35億元、1.2億元和9226.76萬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可以說,上述兩家公司為口子酒的銷售額貢獻巨大。
然而記者發現,順達商貿為口子酒的第七大股東,其持有口子酒1210.79萬股,占總股本的2.24%。而百維食品則與口子酒的第六大股東安徽黃海商貿同受一個實際控制人控制。這些公司之間與口子酒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讓口子酒的銷售額真實性值得懷疑。
同時,記者注意到,百維食品雖然是口子酒的銷售大戶,但其同時也是欠款大戶。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口子酒對百維食品的應收賬款為312.88萬元(占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為36.94%),其也是應收賬款最多的公司。
營業收入持續下滑
口子酒招股說明書顯示,2012年-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5.07億元、24.47億元和22.59億元。從上述數據可看,公司的營業收入處于不斷下滑的態勢。
但是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的相關數據卻顯示,過年幾年白酒行業的營業收入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其中,2014年白酒行業累計產量1257.13萬千升,同比增長2.52%;累計銷售收入5258.89億元,同比增長4.8%。口子酒在整個行業營業收入出現增加的情況下,不增反減,顯得十分另類。也顯示出其增長乏力的困境。
此外,從毛利率水平來看,也顯得公司并無太多競爭力。公司的產品涵蓋了高、中、低檔白酒。共中,高檔白酒的毛利率近幾年基本穩定在78%左右,與貴州茅臺超過90%的毛利率相比,無任何優勢。口子酒的中檔白酒毛利率約為45%,而洋河股份的毛利率在60%。口子酒綜合毛利率約為65%,與目前A股14家白酒企業來相比,其也只能處于中下水平。
募投項目偷換概念?
口子酒本次募集資金擬投向以下四個項目,包括優質白酒釀造技改項目、優質白酒陳化老熟和存儲項目、包裝生產線技改項目,以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投資金額分別為2.76億元、2.82億元、2.9億元和1.28億元。項目總投資9.76億元。
由于發改委曾在2011年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白酒生產線被列為限制類,2013年修訂版再次重申了這一點。根據規定,凡列入限制類的,禁止投資新建項目,投資主管部門不予審批、核準或備案;各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土地管理、城市規劃和建設、環境保護、質監、消防、海關、工商等部門不得辦理有關手續。
“對屬于限制類的現有生產能力,允許企業在一定期限內進行改造升級,嚴禁以改造為名擴大生產能力。”
口子酒此次募投項目均為技改項目,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公司沒有提‘擴產’兩字,但其實質仍是擴產。”
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優質白酒釀造技改項目包括幾個子項目,其中一項是制曲。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糖化劑、催化劑。公司東關分廠目前沒有制曲車間,所需成品曲須從另外一個分廠——溪河分廠運來。此次擬利用募投資金,新增溪河分廠原酒用曲生產能力3000噸/年,以滿足東關分廠需求。
第二個募投項目——優質白酒陳化老熟和儲存項目,主要是增加儲存設備,計劃將陳化老熟時間從目前的2年延長至3年、5年及以上。為此,兩個分廠合計需要增加36800公升儲能。
第三個募投項目——包裝生產線技改項目,計劃將東關分廠的包裝產能從2.3萬瓶/小時提高到4.1萬瓶/小時;將溪河分廠20條生產線中的8條產能提高到3.2萬瓶/小時。
根據質監總局頒布的白酒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白酒生產主要分為:原料處理→配料→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貯存→勾調→灌裝→成品。根據這一對白酒生產線的定義,再對照口子酒的募投項目說明,不難看出口子酒的“技改項目”實質上就是增加生產各環節,如貯存、灌裝等的產能。